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前阵子年会,诚书文化公布了一组数据。

  在旗下写无线风的作者里,陶然的订阅量排到前三。

  也就是说,她的收入即便没法跟谢青比,但大几十万也是赚到了的。

  人常是这样。自己过得糟糕的,往往更容易变得刻薄,更容易戾气横生。

  自己过得好了,看别人也 都顺眼了。

  谢青便也微笑起来:“好啊,我们喝一杯。”

  陶然松气,拿起果汁要给谢青倒,陆诚的手却在这时挡过来:“你们够了。”他嗤声而笑,“热菜刚上齐就灌果汁,你们是不是和宋墨串通好了不想让她吃?”

  说着站起身,和自己和陶然一碰杯:“我来。你们以后都好好写文,祝才思泉涌。”

  陶然短暂的一滞,想到在那件事里,陆诚是另一个“受害人”,就默不作声地喝了。

  隔了几个座位的地方,丁一帆沉默地吃了一筷子菜。

  吃完饭,宋墨又招呼大家去ktv,ktv离吃饭的地方不远,走过去就可以了。

  他和陆诚勾肩搭背地走在前面,作者们知道他们或许还有事要谈,心照不宣地都隔开一段距离,三两结伴地边聊边走。

  宋墨压低声音,问陆诚:“哎,你跟谢青……”

  陆诚承认得很快:“我打算追她。”

  “只是‘打算’?”宋墨惊诧了一下,没有在一起?也没有挑明了正式追?

  陆诚扫了他一眼:“怎么了?”

  “没……”宋墨噎了噎,哑笑,“妈呀,还好我刚才没瞎起哄。”

  “?”陆诚不解,“起什么哄?”

  “我真以为你俩已经成了来着。”宋墨挠挠头,“我看谢青挺黏你的。”

  “瞎说什么。”陆诚皱起眉头,“她都不知道。你别去她面前瞎说啊,别捣乱。”

  “不会不会,我有数。”宋墨答应下来,想再八卦一下,但看着陆诚的神色,忍住了。

  陆诚看起来不像在骗他,可他还是觉得不对劲。

  他跟谢青也合作了很久,在他的印象里,谢青很独立,行事也干脆。

  陆诚当初要签她,对她来说是一个多大的转折?可她为了对得起作品,还想把肆言那篇文写完。

  宋墨当时就表示了不赞同,但她已经拿定了主意,来跟他说也只是礼貌地打个招呼,并不是跟他打商量。

  可现在,在不影响其他渠道的前提下把文多发一个地方而已,比起那件事,根本无关痛痒,她却要跟陆诚商量?

  在宋墨看来,刚才那种下意识的询问是一种依赖性。

  “依赖性”这种词属于谢青吗?反正他觉得她没这属性。

  怕不是没挑明的两情相悦吧……

  妈的。

  宋墨心里酸了一下。

  都是文学系出来的人,这种感情他们都在书里读到过。我国明清小说里,尤其有不少这样的故事。

  带着点苦涩和忐忑的甜味读起来最让人心醉。

  他怎么就碰不到这种好事?

  几米之遥,丁一帆独自走在最后面。

  他前面就是三个女孩子,最左边是陶然,中间是邹小盈,右边是谢青。

  他跟三个人都认识,随便想点什么话题就可以跟她们聊起来。

  但犹豫再三,他最终没有开口。

  谢青的选择,也挺好的。

  有才华的人寻找能让她走上神坛的人,是强强联手。

  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选。

  《那年春光下》开始在墨然阅读上连载,更新第五章,先前连载过《诉风月》的几个公众号开始更新。

  当初魏萍挑出来连载《诉风月》的大多公众号都是适合玄幻画风的,但谢青的读者基础在这里,开新坑会有一波老读者自然而然地进来看。除此之外,也又增加了几个做都市文和校园文的号一起连载,还找了两个主推严肃文学的公众号进行合作。

  几天下来,情况也还可以。虽然纵向对比确实和《诉风月》差了很多,也有很多读者委婉留言说不对胃口,下本再追;但横向对比就应了宋墨的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诉风月》的读者基础量太强大了,单是实体书销量都已近十万套,网络读者数量要以数倍计算。

  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读者来追新文,也足以让《那年春光下》的成绩压过大多普通水准的网文。

  是以在墨然阅读这个新平台上,它依旧顺利成了流量扛把子。

  连载半个月后的某一日,谢青因为奖项申请表的事去找陆诚,推开办公室的门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蹙了下眉头,她辨别出是什么味道,看向陆诚:“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