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2 / 2)


  “上班,喝什么酒。”陆诚抬头,无奈而笑,手一指墙边,“宋墨昨天来借酒消愁了。”

  谢青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看到一纸箱的啤酒易拉罐。

  不仅都喝完了,而且大多被暴躁地捏扁踩扁。

  “怎么了?”她疑惑,边把填好的表格交给陆诚边问。

  陆诚叹息:“墨然阅读的事,他心急。”

  谢青想想:“情况不太好?”

  陆诚点头:“是,不过他其实有心理准备。”

  现在业内的格局很稳定,男频女频各有几大网站划分山头,各个风格基本都已有大站在做,新网站要起来,很难了。

  至少在过去五年内,陆诚想不到任何一个真正称得上做大了的新站。诚然很多后起之秀都在运作,而且有些过得也还算滋润,但论流量和知名度,一时之间都难以和老牌大站匹敌。

  这些,陆诚和宋墨都很清楚,所以陆诚一直没有自己尝试过做平台。

  宋墨要踏足这一块时跟他这个大股东打过商量,他的观点也是不做最好。要搞从代笔转型做原创有很多途径,诚书文化的综合性运营方式比搞一个网文平台的风险要小得多,起步时还反倒不需要像搞平台那样烧钱。

  可宋墨很坚定,他觉得这个圈子里大多平台都太过逐利,这样发展下去不健康。

  陆诚没有坚持拦他,但提醒过他无数次,非要做平台就要做好遇冷甚至夭折的准备。

  宋墨对此本身也很有数。

  可等到平台真的开起来,事情没起色,心态还是很容易崩。

  谢青很有些诧异:“编辑说我在墨然的数据也不错?”

  因为连载进度比其他渠道快五章,她基本章章点击都超过两万,这说明单是在墨然看她新文的人就超过两万啊。

  陆诚摇头:“那是本身就在追你文的人,为了多看几章从公众号转到了网站上,但从其他数据来看,他们看完你的文,没去看其他文。”

  他们想拿她导流的初衷就是为了带动网站里的其他文,读者跑过来还只盯着她一个人的文看不叫导流。

  然而事实证明,现在开一个新站,真不是大神振臂一呼就可以带来流量的。来看她的文的读者,超过90连扫一眼别的文都懒得扫,转换率低到连陆诚都没想到。

  谢青哑了会儿,问:“有我能帮忙的地方么?”

  陆诚摇摇头:“跟你没关系。”说着已将她交来的表格看完,告诉她,“剧情 梗概我让编辑帮你改一下侧重点,别的都挺好。”

  谢青:“侧重点?”

  “评奖有些门道。”陆诚衔笑,“有的奖偏重作品成绩,有的奖偏重创新性。涉及官方部门的大多比较主流,要突出正能量、要积极向上。”

  谢青这篇梗概对剧情的概括很全面,但整体画风比较灰暗,他要让编辑调整一下,挖掘主角身上的闪光点,突出主角不屈不挠心态正面。

  这场交谈到此就结束了,墨然阅读的事谢青也没有再多想。

  但过了两天,圈内突然因为她的新文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八卦。

  她听说这件事,是因为编辑发了微博截图给她。

  微博内容是一条在墨然打赏作者时选择分享到微博的固定模板。

  发博人赫然是一生书。

  一生书v:

  我在刚刚在「墨然阅读a」读了《那年春光下》,心情甚悦,打赏10,000,000墨然币。

  大多数文学网站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比例都是100:0,墨然阅读也一样。

  一千万墨然币就是十万人民币。

  编辑是当一件趣事跟她说的,发完截图调侃说:你们大神之间的友谊真值钱……

  谢青锁眉盯着那条截图,盯了好久,才把微信关掉。

  从私心来讲,她不想收这个钱。她也知道如何联系一生书,虽然他们未再加过任何私联方式,但在《赤玉录》的事情之后她也会有意识地刷刷微博了,微博账号还是有的,发一条私信很容易。

  可同样从私心来讲,相比不想收这个钱而言,她更不想做的就是联系一生书。

  什么叫断舍离?她跟一生书之间,当作从来没认识过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如果从来没认识过,一生书只是个普通的读者,给她巨额打赏她会想还回去么?

  大概要分开说。

  如果读者在打赏之前先联系了她,跟她说想这样砸钱,她大概会阻拦,有这个钱干点什么不好?

  但如果已经砸了,非想方设法地去联系、去还钱是犯不上的,打赏本身也是读者的权利。

  谢青拿定主意不去多管,只打开微博,找到那一条,翻了翻底下的评论。

  一生书读者多,微博粉丝也多,这种土豪行为很吸引眼球。

  评论里大多数人都在惊叹一生书有钱任性,也有表示对这篇文产生了好奇,要来看文的。

  关掉微博,谢青心无旁骛地继续写稿。

  一生书也没有来联系她,好像这就是一次作为土豪读者的普通砸雷行为一样。

  一个月后,先前报的奖出了结果。

  这个奖项其实不大,陆诚先前都没听说过,是南方某市级部门为扶持网络文学新成立的奖,今年第一届,还带有试水的性质,魏萍是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建议谢青申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