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74节(2 / 2)


  朱祐樘选的都是什么阁臣和部臣,一个两个看起来都凶凶的!

  文哥儿赶忙把目光转回来,继续和一个多月不见、有特别多话想说的朱厚照瞎扯淡。

  得知文哥儿一过年就荣升为王七岁,朱厚照颇为羡慕。

  按照一般算法,过了年就算长一岁,不过文哥儿说朱四岁没朱三岁好听,建议朱厚照过了他自己的千秋节再改成朱四岁,多享受九个月的朱三岁名号!

  朱三岁不懂,朱三岁觉得文哥儿说的都对。

  祝贺新年的客套话昨儿的正旦朝会都已经讲过了,所以这顿饭吃得还算轻松,只不过酒过三巡,马文升就起来发表了一下自己对太子教育问题的建议。

  马文升这个兵部尚书还兼任太子少保,而且是四朝老臣了,上这么一封奏疏不算是太僭越的事。

  大过年的,就是要讲讲孩子该怎么教嘛!

  朱厚照听到“太子”两个字,知道是跟自己有关的,马上和文哥儿一起看向马文升。

  朱厚照也注意到这个身量高大的老头儿看起来凶凶的。

  站起来就显得更凶悍了。

  他眨巴一下眼,转头跟文哥儿说悄悄话:“你认得他吗?”

  文哥儿道:“他老人家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他也和朱厚照说悄悄话,“听说他力大无穷,一个能打十个!”

  朱厚照听后睁圆了眼睛,看向马文升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敢置信。

  知道了,这是力大无穷马文升!

  文哥儿看了看马文升的年纪,又给朱厚照补充了一句:“可惜他已经和刘阁老他们差不多老了,现在可能打不动了。”

  朱厚照很是遗憾。

  两个人嘀嘀咕咕地编排着马文升,马文升那边也给朱厚照讲起了自己的诸多建议,先是表示该请朱祐樘那位老成知书的保母卫圣杨夫人于太子左右保抱扶持,接着就是开始讲述应该禁止太子接触一堆玩意。

  简而言之,不该听的绝对别让他听,不该看的绝对别让他看,不该玩的绝对别给他玩!

  最好连太子怎么走路都要按照规矩来,务必教出个端方仁义的好太子来!

  文哥儿:“…………”

  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礼教的大棒来了。

  其实这些提议也没多过分,正常人教小孩也讲究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讲究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只是这么正儿八经地列出来听着就叫同为小孩子的文哥儿怪难受的。

  孩子还小,做什么要为难孩子!

  朱厚照这个年纪的理解能力远没文哥儿好,马文升讲了半天他也只听懂了那一大堆话里的“不使”“不使”“不使”。

  这是说不让他做这不让他做那!

  朱三岁气鼓鼓!!!

  马文升一把年纪了,声音依然洪亮有力,讲完自己的建议后还郑重其事地把奏疏献给了朱祐樘。

  讲的都是老成之言,朱祐樘自然是欣然接纳。

  马文升看了眼太子朱厚照和他旁边的文哥儿,坐回原位没再多说什么。

  按理说,该有人提出文哥儿这个“小先生”名不正言不顺。

  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从朱祐樘到诸位阁老,对这位小神童都青眼有加。

  左右也没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来,大家便不说什么了,只恨自己家里没教出个神童来!

  文哥儿也注意到了马文升他们投到自己身上的目光。

  这些目光中蕴含的意思无非是“只要你哪天行差踏错我就要可着劲喷你”之类的。

  文哥儿瞅了眼看起来依然气呼呼的朱三岁,只觉自己非常无辜。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太子陪玩王七岁,他能干什么坏事呢!

  一顿宫宴其乐融融地吃完了,朱祐樘让人知会王华一声,说是要把文哥儿在宫里多留半天,回头再让人送他回王家去。

  朱祐樘都这么说了,王华还能怎么办?只能自个儿出宫去。

  赵氏一直在家等着王华父子俩回来,等瞧见只有王华一个人回家,不由追问道:“文哥儿又出去玩了吗?”

  王华道:“陛下让他留在宫里陪太子玩儿,傍晚再让人送他回来。”

  赵氏一时也不知该高兴儿子被天家看重好,还是该担忧儿子小小年纪就承受了他不一定能承受得住的荣宠好。

  只是外头的事就算王华乐意给她讲,她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别说是她这个当娘的了,便是他祖父和他祖母也给不了他什么建议,只希望他们父子几个日后能在官场上相互扶持才好。

  另一边,文哥儿被留在宫中玩耍,还跟着朱厚照去给张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拜了个晚年,得了不少赏赐。都是当压岁钱给的,文哥儿也就开开心心收下了。

  比较棘手的是张家人也进宫了,张鹤龄兄弟俩被撵来陪太子玩耍。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文哥儿自然邀张鹤龄他们一起玩。

  这么冷的天,沙池是不能玩的了,他们便用积木堆出大运河来,玩起了京师还没流行开的《大运河》游戏。

  虽说还没有出专门的大运河积木套装,不过只要积木块足够多,文哥儿什么都能拼出来!

  朱厚照几人都只拼了几块,就瞧见文哥儿已经把沿途关卡都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