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六章:愈发诡异的变化(2 / 2)

马虎、马贲!

……

……

重新回到标注着“贰佰壹拾壹”编号的宝塔形古窑内,姬亦鸣检查的极为认真。

从古窑外立面、窑顶、基座,再到里面每一个砖块、阵纹和宝石,连因为烧窑而积在内面上的黑灰都被他小心地刮下来,查看原始砖块上的痕迹。

护目镜昏暗的灯光,和窑身内狭小空间,做这些检查很不容易。

虽然周围温度逐渐降低到零度以下,但始终在活动中的姬亦鸣尚未感觉到太多寒意,只不过口中和身上热力蒸腾的白气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影响窑内视线。

刮开古窑内侧,不知道第几块砖石上的黑灰之后,他终于发现了点线索。

其中两块上下并排的砖石上,留有道深深的爪印!

深约一寸,长三寸。姬亦鸣用自己手指比划了下,发现大小与普通人手掌差不多。基本确定这应该是人类留下而非哪种猛兽,至于能在坚硬砖石上留下抓痕的……

自然是修行者无疑。

看这痕迹和周围其他砖石上窑烧黑灰的厚度,不难判断出它是在开窑前所留。

姬亦鸣刮完了剩下所有黑灰,整个人被弄得灰头土脸,发现了一共七道或深或浅的爪痕。他手指轻轻摸过,只觉边缘缺口上带有微微尖锐破损。证明这些爪印留下不久后,宝塔形越窑就直接开烧,窑烧黑会覆盖其上,才未令破口在一千多年间风化。

问题是这许多爪印,究竟代表着什么。

是布下这些古窑底下阵法的修行者,还是其他的外来高手?

留下爪印后,那人又究竟去了何处?

还有……自己需要刮开黑灰才能发现爪印,那姜芷幽又是如何知道标注着“211”的古窑内,有与其他古窑不同之处?

带着心中这许多谜团,他很快检查完了接下来两处古窑“314”和“277”,果然在其中发现了同样的痕迹。

“211”与“314”上的爪痕完全一致,基本可以判断是同一人所留。只有那标注“277”数字的古窑内爪痕略有不同,手掌比姬亦鸣小了一圈,应该是个女子或小孩。

所以剩下第“458”处古窑内是否也会有与“277”一样的爪痕?

心中闪过这般推断,他又连续查探了好几座宝塔形古窑,却未再找到对应数字。

为了比照,还连续刮干净了两座普通古窑内黑灰,的确没发现第四处爪痕。

就在这一连串活动之后,浑身上下蒸腾着白气从窑身内钻出来的姬亦鸣,终于感觉到周围温度……似乎比刚刚更低了。

“天,这得有零下二十多度了吧?”

一直跟在身边的金首黑尾蛊蛇,依旧扭动十米长蛇躯盘在他旁边,坚硬鳞片上泛着白色霜印。偶尔滴落的蛇涎掉落在地,结成一颗颗白色小冰珠,极是漂亮。

零下二十多度低温,对于姬亦鸣来说也算罕见。

汉中市虽然位于陕西省,但与四川省广元市挨的很近,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城市——冬天最多也就是零下三五度的低温,连集中供暖都没有。

而刚刚破命关,修炼出内息未足几日的《太一长生诀》,显然也无法抵御如此极限的低温。

身体内最初那股子热力消失后,姬亦鸣终于感觉到了可怕低温带来的影响。

手脚冰冷,头疼欲裂。寒气从全身上下每处毛孔争先恐后地钻进来,将五脏六腑都冻得仿佛要随时停止工作般——每一次呼吸都好似在肺部撒了把钉子。

他掏出赢行天给的银制阵盘,从方才一路上拿到的宝石中挑了颗青黑色玛瑙嵌入其中,开始努力运转《太一长生诀》恢复内息,对抗这股可怕寒意。

可惜相对于内息抵抗寒冷所需的消耗,阵盘所能恢复内息无异于杯水车薪。

这样下去不行!

姬亦鸣拍了拍旁边蛊蛇,干脆钻进最近的那处“277”越窑古窑内,又招呼着让前者盘成圈直接堵在门口,将整个窑洞都封的严严实实。

除了让蛊蛇明白自己意思费了点时间,整个过程都很顺利。

窑洞内虽然地方狭小,好在姬亦鸣也不算身材高大体型壮硕之辈,蹲身抱头勉强刚好塞满整个空间。而蛊蛇那巨大身躯盘起来堵在门口,又正好隔绝了所有寒气,终于让《太一长生诀》内息恢复,赶上了消耗的速度。

唯一的问题在于不管他怎么比划、劝说,蛊蛇始终坚持着尾巴朝外半个蛇头探进窑洞口的姿势:里面空间本来就狭小,大家伙张开嘴呼吸时那股子腥臭味徘徊其中,根本没机会发散出去。

(不知道这股没来由的寒气会持续多久。无论在地底还是水底,这种季节和江南这种天气,都不该有如此奇怪的低温。)

(是因为古窑城燃烧千年的窑火全部熄灭,导致大一统阵法出现了变异吗?)

(一千多年前的咸康元年,整个上林湖自然大阵被毁时,天降大旱。而这次在地底窑洞中,却是天降大旱……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联系?)

姬亦鸣心中正思索间,忽然听到窑洞外不远处传来阵轻微脚步声。

这脚步声仿佛凭空出现般突然想起,机械、缓慢。

每一步的间隔时间都完全相同,直至在他所呆的这“277”窑洞外悄然停下。

视线被蛊蛇挡的严严实实,看不清外面情形很正常。

但姬亦鸣《太一长生诀》那无比敏锐的灵觉,却告诉他……

外面,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