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八十章 田边山郎的大礼(2 / 2)

这种运气,真的没边了。竟然还能跟日本佬交朋友,人家倒贴这么一份大礼做诚意。要知道,经过刘乐初步的估算,这批宝物,价值就超过一千万。

尤其是那些佛经,好几本都是孤本,能找回来,就是万幸呀!

“这批佛经,都是来自莫高窟的。”刘乐开口道。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在那儿,最出名的有四样:石洞、泥塑、壁画,以及佛经。

尤其是佛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世界最可观的。

莫高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以及腐.败的明清政府,加上道士王圆箓的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提到莫高窟,最让心疼的,就是大量的壁画跟经书被盗,流失海外。

清末,就在莫高窟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

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这件震惊全世界的事件,也让大家记住了一个人,那就是王道士。

据说,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些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回收莫高窟流失的经书,但阻力很大,效果不显著。

尤其是那些,已经被藏进博物馆的,想要弄回来,几乎是痴人说梦话,人家吃到嘴里的肉,还可能吐出来吗?

“走,先回去再清点。”

想了一会,杨奕觉得还是将这批文物赠送出去好了。这种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放在手上,其实难以发挥它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真的不缺钱。以前,总觉得,要赚很多钱,要让自己、身边的人过得好一些。现在,目标基本上都达成了。

有能力,也是可以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这并不是高不高尚的问题,而是杨奕的一个原则,当然,前提是自己必须先要过好。要是自己都活不成,还顾什么国家,不是开玩笑吗?

他把佛经分出来,其他的让刘乐他们帮忙带回去。那些经书,就给老馆长电话,让他过来接收算了。

粤省博物馆的馆长一听,二话不说,顾不上郑和宝船那边的事,就带人找到杨奕。

“你小子,总算肯做一回好事了。行,这事我记得,迟一点宣传一下,让有关部门颁发个荣誉给你。”

“没必要吧?”

“怎么没必要?我不这么干,你老师那老家伙能放过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