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侯门贵妇(穿书)第76节(2 / 2)


  “我……我哪里满意, 我心疼你啊。”赵老夫人道。

  “当年, 你为什么要设计二弟, 为什么要让江氏生下孩子?”赵大老爷看向赵老夫人, 都是因为二弟背叛了昭阳长公主,落了皇帝的脸面,他们赵家其他人又是帮凶,皇室要对付赵家,根本就不用皇室动手,那些御史以及赵大老爷的同僚都可以。

  赵大老爷先前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只以为先永平侯战死沙场,他们其他人就能安稳一辈子。

  他错了!

  赵大老爷想他是大错特错,在他帮着母亲善后,在他一家子隐瞒江氏和赵静秋的存在,这就是大罪。这么大的罪,哪里可能不伤筋动骨呢。

  就因为先永平侯死了,所以他们其他人就不用付出代价了?

  那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皇室也能等几个月等一年的,偏偏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过去了。

  “我……”

  “你当二弟妹她是傻子吗?”赵大老爷道。

  “是她对付你的?”赵老夫人气愤。

  “是御史弹劾,我的上官也说我渎职。”赵大老爷道,“人证物证都有,我能有什么法子?”

  赵大老爷觉得自己真的是倒霉透了,本来就是一个闲职,压根就没有多少活。也有其他人没有一直待在府衙的,结果人家就盯着他一个人。

  说白了,他得罪人,还没有靠山,别人不对付他对付谁呢。

  宁安长公主的驸马在府衙的时候就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赵大老爷当时还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觉得这三把火烧不到自己的身上。

  当火烧到他的身上,他已经来不及运作。

  “他们怎么能这样呢?你二弟都战死沙场了啊,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赵老夫人道,“他打了那么多胜仗,保护了那么多老百姓,为朝廷做了那么多事情……”

  “母亲。”赵大老爷阻止赵老夫人继续说下去,“您说的这些话也被御史弹劾了,御史说我们仗着二弟战死沙场就无法无天。您天天说这话,旁人都知道。”

  “又没有天天说。”赵老夫人不大高兴,“就是偶尔说几句。”

  “您不是天天说,也是隔几天就说。”赵大老爷道,“以后别再说这些话,也别再人去找永平侯,更不能找昭阳长公主。”

  “不找就不找,可你这官职……”

  “都停职了,就只能先这样。”赵大老爷比赵老夫人还要着急,可是着急也没有用,他现在就是怕别人落井下石,“二弟还有儿女,二弟战死沙场,那些人也该是对二弟的儿女好,而非我们。”

  “我还是你弟的亲生母亲呢。”赵老夫人强调这一点,“嫡亲的母亲,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赵大老爷发现他跟母亲说话,怎么都说不明白。

  “你被停职了,那静秋的亲事呢?”赵老夫人道,“不能让她一直待在家里,她就是一个祸害。”

  赵老夫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她就想着是别人的错。

  “江氏,就把她送去庄子上。”赵老夫人又想着大儿子说到了江氏,那就不能让江氏留在家里。

  “现在送她去庄子上有什么用?”赵大老爷都被气笑了。

  “那就不送了?”赵老夫人道。

  “还是得送。”赵大老爷道,他们真的不能再让江氏留在家里,“静秋也得早点嫁出去。”

  赵大老爷怕再留着这两个人在家里,他到时候官职都没了。

  “早当初,就不该让江氏去伺候二弟的。”赵大老爷道。

  “那不是昭阳脾气犟,她要是自己给你二弟安排通房丫鬟,哪里用得着我去安排。”赵老夫人道,“别的侯爷公爷的都有妾室,你二弟一个侯爷没有妾室,那不是让人笑话么。”

  “二弟是驸马。”赵大老爷道,“本朝的驸马不能纳妾的。”

  “你爹当初娶我的时候,我还当他不纳妾。”赵老夫人想到过去的那些事情,她也气愤,“你爹要纳妾的时候,我还闹过。你知道你爹是怎么说的吗?他说别的当官的都有妾室,他没有妾室,他出去要被人笑话的。”

  赵老夫人牢牢记住了她丈夫说的那些话,丈夫没有妾室会让人笑话,她就同意丈夫纳妾。

  “你爹就是嫌弃我,嫌弃我不是千金小姐。”赵老夫人道,“他还时常说旁人休了糟糠之妻,他没有。我为他生儿育女,他……”

  “这跟父亲的事情没有关系。”赵大老爷道,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去说父亲的事情,这都哪跟哪啊。

  母亲的身份哪里能跟昭阳长公主相比,昭阳长公主是皇室女,昭阳长公主还为皇帝登基立国功劳。而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乡野村妇,父亲纳妾,那也没有什么。

  赵大老爷时常觉得他母亲没有什么脑子,两个人没有住在一个屋檐下还好。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赵大老爷体会就越深刻,母亲总是看不懂现实。

  “怎么没有关系,你父亲是男人,你二弟也是男人。你二弟还是侯爷,你二弟的身份更高。”赵老夫人道,“我不能让我的儿子被人嘲笑。”

  “……”赵大老爷见他母亲振振有词,气得不行,却也知道他没有办法跟赵老夫人继续说下去。

  赵元凯原本还不知道赵大老爷被停职了,是赵元慎派人来告诉赵元凯的。赵元慎就是故意的,他就是要让他大哥知道赵大老爷没有前途,不只是赵大老爷,赵大老爷的儿子们,他们也很难更有出息。

  或许赵大老爷的儿子们以后能科考当官,但他们也不可能当大官,他们去地方当小官还是可以的。

  赵大老爷不甘心让儿子们当小官,他的儿子也会不甘愿。

  赵元凯听到下人说的话后,脸色微变。

  怎么可能呢?

  这跟他预想的不一样。

  赵元凯本来以为赵大老爷能一直当官,顶多就是不升官而已,应当不会发生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