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打秋风[穿书]第88节(2 / 2)


  江三爷连看都不看,直接把头扭向了一边。

  “三叔,你这是干啥哪?小蛾为了给你炖这鸡,费了老鼻子劲了,你连看都不看一眼,啥意思嘛?”

  蹲在地上缩着头的江小山,瞅着三叔这幅对他媳妇爱答不理的样子,有些看不过去。

  “小山,说啥哪, 咱三叔是嫌我把这鸡给炖老了,咱三叔牙老了, 吃不动。”

  王小蛾嘴上说了小山几句,然后转头又对江三爷说。

  “看这都怪我,炖鸡的时候没想这么多,等明个, 我让小山去县城供销社买点猪肉回来,我给三叔包肉蛋饺子吃。”

  “我也不吃肉蛋饺子, 你们俩赶快把这都拿走,省的在我眼前碍眼的慌,我要睡觉了。”

  江三爷说完,上了炕,把被子往头上一蒙,也不管江小山两口子,就那样睡了,没一会儿就鼾声如雷。

  王小蛾看到江三爷这幅油盐不进的样子,气的瞪了一眼这该死的老头子,然后一把端起桌子上盛着鸡肉的盆子,扭头就走。

  江小山也连忙端走桌子上的白面馍馍,跟了出去。

  “小蛾,小蛾,你等等我,别走那么急……”

  “江小山,你瞅瞅刚刚那个死老头子啥态度,咱好心好意地给他炖鸡,蒸这白面馍馍,他一个好脸子都不给咱,也没有一句好话,真是不知好歹,这样的好东西咱自己都不舍得吃,给他吃,他还往外撇,我呸。”

  站在院子里的王小蛾侧着身子,转身朝江三爷的方向吐了一口口水。

  江小山唯恐三叔听到这些话,连忙把媳妇的嘴给捂住了。

  “小声点,你小声点,别被他听见了。”

  王小蛾扯过江小山的手,扭着身子,气冲冲的出了院子。

  江小山一路小跑才撵上王小蛾,一边走,一边小声说。

  “那咱这咋整?明天还给他包肉蛋饺子不?”

  “包,一定要包,咱连下蛋的老母鸡都杀了,可不能前功尽弃,吃,让他吃,明天最好能吃死那个不知好歹的老东西,等咱粮食到了手,我一定要让那个老不死的等着瞧。”

  王小蛾一脸阴狠地诅咒着江三爷。

  江小山嘴唇蠕动了一下,想说什么,但到底是什么都没说,三叔确实有些过分了,这几天,她们两口子绞尽脑汁地给他老人家做些好东西,可每次他都不领情,连句好话都不给,真是倚老卖老。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忧。

  “这几天,咱家的白面,鸡蛋,啥的,都被霍霍的差不多了,要是明天给他做了肉蛋饺子,他还不答应搬到咱这,那咋办?”

  “哼,到时候可就由不得这个老东西了……”

  王小蛾嘴角勾起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像是在算计着什么。

  ……

  第二天一大早,江珠一家架着牛车回来了。

  “有贵啊,回来了,亲家公身体咋样啊?咋没有把他接到咱村住一段时间啊?”

  出来泼洗脸水的张有田见有贵一家人探亲回来了,站在门口打着招呼。

  “是有田啊,我那老丈人身体倍棒,原本我和我媳妇也说让他来村子里住上一段时间,可我那老丈人非不干,说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

  江有贵睁着大眼,说谎不打草稿。

  “也是,老人上了年纪,就不爱出远门,不过,现在这天气好,有这牛车,你们想啥时候去都行,现在就剩他一个了,老伴也早就走了,他一个人孤孤零零的,怪可怜的。”

  张有田说着,目光便落在了载满旧桌子,旧椅子的牛车上,不由得有些好奇。

  “有贵,你们咋拉回来一车旧家具啊?”

  “别提了,这都是我老丈人家的,他原本要扔,我一寻思,我家正好缺这些东西,就给拉回来了。”

  “你家缺这些东西,咋不早说,我老舅就是专门给人打家具的,一句话的事,你拉的这些又破又旧,我下午去找我老舅,让他给你打几个新柜子,新桌子,新凳子使。”

  江有贵一听,连忙制止了张有田。

  “不用,真不用,有田,这些家具回家擦擦,能凑合着用,再说,这些东西都好着哪,也没缺胳膊断腿的,等我家啥时候要打新家具,一定来找你。”

  张有田见他真不想打新家具,也就不再说啥。

  “那行,你啥时候想打新家具了,来我家和我说一声就行,我老舅打的柜子,在这十里八乡都能数的着。”

  “行行行,那我们就回去了。”

  “快回去吧,回去吧。”

  江有贵赶着牛车回到了家。

  躺在牛车上睡觉的江珠此时也醒了,三人小心翼翼地把牛车上的古董家具给搬到了院子里。

  江珠湿了一块干净的毛巾,蹲在地上把这些古董家具上的灰尘都小心翼翼的给擦拭掉。

  要是有懂行的在场,一定会发现,这院子里靠墙角的那四把椅子其中两把是明代黄花梨圈椅,俗称“太师椅”,还有两把是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挨着牛车的是一张宋朝的四角方桌,桌子周围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整体呈黑红色,左下角的那只桌子腿已经沤糟了一截。

  桌子上放着七只碗,其中有豁了口的,有被磕破了一角的,上面沾满了脏污,显得黑乎乎的,若不仔细看,压根就不能看出那藏在脏污下的一丝艳色。

  其中有一只怪异的碗,我们平常用的碗都是平底的,而这只是高足,并且全身通白色,入手细腻,有点像盛水果的果盘,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雍正年间的白釉暗刻莲托八宝纹高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