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1 / 2)





  几个低位的宫嫔窃窃私语起来,面上惊恐之色展露得明明白白。这“请旨”也就是走个过场,结果会是如何人人心中有数。嫔妃,是永远不会比皇裔更重要的。大多时候,如是能母子双全自然好,但若不能,绝没有留嫔妃而舍皇裔的理由。

  所以宫中的嫔妃们,那么期盼有一个孩子,却又难免会怕。

  我也一样。

  两刻的工夫,那宦官疾步回来,没与我们多言便往里去了。庄聆面上浮起一缕淡漠的微笑,静看着那宦官在院中向几位太医一揖,禀道:“陛下旨意,请几位大人尽力保娆姬娘娘母子平安。”

  几位太医同是一揖,沉然应道:“诺。”

  便听得那宦官躬身又道:“如若不能,自是皇裔为重。”

  我轻覆下羽睫,神色淡淡。几年前,皇长子出生时,方德妃也是难产。那会儿宏晅尚是太子,太医也是差人去询问了他和舒韶夫人,彼时是我亲自去转达了他们的意思,同样的是“皇裔为重”。

  但那个时候……我尚有些吃惊,如今已可坦然受之了。今日更是坦然,若他不已皇裔为重,先前的布置不都白费了?

  时间过得漫长,有些宫嫔显出了疲惫。如是随居的,主位嫔妃便会体谅,劝她们先行回宫歇着,她们推辞两句便应下告退;主位宫嫔却不得不在此等到娆姬生产完了。

  一直到夕阳西斜,顺贵嫔素来体弱,已颇是疲乏,不得已向皇后道:“臣妾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皇后点了点头:“贵嫔好生休息,永定帝姬也还要贵嫔照顾。”

  顺贵嫔便就此回宫了。剩下的几个主位中,我与庄聆因有所图,故而强打着精神无论如何不会先离开,亦有从前与娆姬交好的露出真切的关系也不会先告退,剩下的便都有些疲乏厌倦之意。

  皇后见状蹙了蹙眉,却作不理,只看向我道:“宁婕妤不如也先回去吧,皇次子也是离不开婕妤的。”

  我从容一福,浅笑道:“不必,元沂懂事了,该知道这边是他将要出生的弟弟妹妹才是。”

  皇后欣慰一笑不再多劝。听我这般说,旁人更不好再开口先告退了,强耐着性子等着。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又渐渐亮了起来,莫说事不关己的嫔妃们困顿不已,我也觉得很是疲倦。

  里头终于传出一声啼哭,惹得众人一震,都是松了口气,面露喜色。

  便有几名宫女出来一福,喜滋滋向皇后道:“恭喜皇后娘娘,是位小皇子,康健得很。”

  虽然娆姬是生母,但皇后是嫡母。皇子降生,当然是要向她道贺的。

  皇后的神色清明几分,温和笑道:“如此便好。”顿了一顿,又问,“娆姬如何?”

  那宫女面色一滞。垂下首,迟缓几分,终是讷讷道:“大约……时候不多了。”

  皇后眉头一蹙。

  琳仪夫人走近她,与她双手相搭,向那宫女道:“差不多也到了该上朝的时候,你去如实禀给陛下,本宫和皇后娘娘进去看看。”

  那宫女福身道“诺”,躬身待二人入内后才往成舒殿去。

  庄聆静静垂眸,向一旁的子佩递了个眼色,子佩颌首,静默告退。

  是往长宁宫的方向去了。

  我大事落定地舒了口气,压着声淡问庄聆:“你说……娆姬可会有什么遗言么?”

  “交代后事么。”庄聆微微而笑,“左不过是交代小皇子的去处——不过这不是她说了算得;再则……”她思忖着徐徐道,“大约是求皇后娘娘饶了方宝林?”

  我看着她,心中了然。她们与庄聆一样,是为了家族进的宫,故而即便是方宝林为了一己之私加害娆姬,娆姬也未必就会反过去报复些什么。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如是能救方宝林一命,方家就算是多了个筹码。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世界】可能乍一看有点穿越……但阿箫查了一下,这词确实不是现代词汇,是从佛教来的。

  ----------------------------

  求作收啦求作收啦!九月全月日更六千!看在我更新如齿勤快的份儿上,就赐个作收鼓励鼓励我吧!

  戳进去然后点“收藏此作者”即可……

  正文147

  娆姬方氏茹清的孩子确是皇室血脉无误,她终是在死后洗清了那空穴来风的不堪罪名。在三皇子出生的第二日,她被追封为淑媛,“娆谨”二字为谥,厚葬妃陵。

  第三日,宝林方氏茹沅被赐死。帝后念在娆谨淑媛的份上,以她入宫时初封的才人位葬了她。

  婉然言简意赅地同我说完方氏姐妹的下葬事宜,淡笑着问我说:“按才人礼葬,又没追封,日后说起她来,是该称一声方才人呢还是方宝林?”

  我轻轻笑着,带着几分莫名地快意道:“既未有追封旨意,自是该称方宝林了。”

  她曾是那么残忍地想要夺走娆谨淑媛的死后哀荣,最终什么也没得到的却是她自己。因果报应来得真是快。

  至于她被赐死的原因……也许是庄聆的猜测错了,娆谨淑媛也许比任何人都更想让她死;但……亦有可能是皇后未允娆谨淑媛的遗愿。

  斩草须得除根,既有机会一举除掉二人,她又如何会留下其中一个日后继续与自己夺子?

  皇三子赐名元汜。和当初愉妃去世后元沂的去向一样,元汜交予谁抚养在宫中掀起了些许风波。

  但这次似乎并没有太多可争,仅又过了两日,帝太后下旨,皇三子元汜交由静妃抚养。

  一切顺利,没出半点岔子。

  我带着元沂到了荷莳宫,去见他刚刚降生的弟弟。元沂望着襁褓中的小小婴孩眨了眨眼睛,问我:“儿臣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我点头笑说:“是,小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庄聆安安静静地抱着他,神色从容平和。恰好永定帝姬也由乳母带着来看皇三子,我便道有话同庄聆说,让她与元沂先出去玩。两个孩子都听话得很,行了个礼去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