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530节(2 / 2)


  朱厚照怒道:“孤才不是那样的人!”

  文哥儿捧起桌上的茶浅啜一口才慢悠悠说道:“那殿下就别问这个瓜田李下的事得避嫌晓得不晓得?”

  朱厚照气闷不已:“紫砂壶跟火器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就是趁机甩开孤出去玩儿。”

  文哥儿道:“怎么就没关系?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陶器需要烧制火器的许多部件也要烧铸许多经验本来就是共通的我也是想通过观摩紫砂壶的烧制过程看看能不能激发什么新灵感。”

  朱厚照问:“那你有新灵感了吗?”

  文哥儿摸着下巴一本正经地道:“有点了,但还不清晰,我明儿再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准能有更明晰的想法。”

  朱厚照觉得他就是在糊弄自己,一脸不乐意地道:“不行,我们得定个日子来比试,不然你磨蹭到回京都没出图纸。”

  文哥儿闻言十分为难地说道:“那就五日为期吧,时间太短的话我怕殿下画不出来。”

  朱厚照气呼呼地道:“孤一准画得比你好!”

  文哥儿“嗯嗯”两声,表示“你说得都对”。

  朱厚照:“…………”

  更气了!

  许是觉得文哥儿忽悠他的那些话挺有道理,朱厚照第二天也去看人冶铁。

  他的好奇心向来十分旺盛,来了兴趣便从“铁从哪里来”一路探究到“铁器是怎么炼成的”。

  矿场倒是不稀奇,他跟着文哥儿去运过灰,挖矿和挖灰差别不大。他还亲自拿起矿镐跑去敲了一会,发现这动作并不轻松,累得他气喘吁吁的,又不好意思喊累,最后命人中午给矿工们添一顿肉菜和白面馒头。

  众人虽没拿到太子的赏赐,却能吃上一顿好肉,自是开心不已,亮出一口比黝黑皮肤要亮上许多的牙。

  朱厚照留下吃了两个馒头,又去看人怎么冶炼铁器,这却是有些不顺利。

  隶属于朝廷的工匠们已经熟练掌握高炉冶炼技术,整个生产线本来应该整齐而有序地进行,结果今天有个匠人身上不小心被烫伤了一大片,朱厚照过来时正好撞上他被人抬去治疗的场景。

  那惨烈的伤势和不绝于耳的惨叫声冲击性还是很强的。

  负责人忙擦了额上的热汗,跑上前向太子告罪。

  入夏后天气越发炎热,高炉冶炼的过程更是热得冒烟,工匠们状态都不太好,哪怕强调百八十次要注意安全,也很难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

  这就跟矿上死人一样,要出事儿谁都拦不住。

  可现在在太子面前出意外就不是小事了,负责人诚惶诚恐地表示这不是常有的事。

  朱厚照便问他要数据:今年夏天出了几起?去年夏天出了几起?前年夏天又出了多少起?处理这类事故的具体章程是什么?如果不幸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没了命,会给他们家人多少赔偿金?

  这些问题问得负责人背脊冷汗直冒。

  “殿下需要知道这么多东西,小的怕记忆有错漏,得回去查阅相关文书……”

  负责人支支吾吾地说道。

  朱厚照吩咐道:“给你三日,你查阅好了归纳出来交给孤。”

  负责人自然不敢不应。

  别看眼前的少年郎年纪小,他可是大明的储君啊,他的吩咐谁敢怠慢?

  朱厚照碰上这样的事,不免少了几分探究冶炼技术的兴致。不过他还是把冶炼所里里外外逛了一遍,同样命人给他们加了顿肉菜和白面馒头。

  这般举措自是迎来了一阵欢呼声与谢恩声。

  换成平时,朱厚照早就得意洋洋了,这次却没太开怀。他回到东宫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问左右文哥儿有没有回来。

  得知文哥儿还在外面,朱厚照更郁闷了。

  他本也没想这么多的,可看到那些忙碌的矿工与那个受伤的工匠,忽地就想到文哥儿曾经给他画过许多幅《一天》。

  那时候他年纪还小,只觉得上头的画逗趣可爱,每天都很期待拿到新的《一天》。现在回想起来,文哥儿不仅给他画过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每天辛辛苦苦干完那么多活能拿到多少钱粮,还简明扼要地分析过每种谋生方式可能面临的风险。

  许多行业拿的钱不多,干活时面临的危险却不少。像这些矿工与工匠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地干活,平日里仍是吃不上他们觉得最是寻常的白面馒头,更别提过上顿顿有肉的好日子。

  他若是当真有史以来最英明神武的太子,将来能不能叫他们都吃上馒头和肉呢?

  朱厚照正胡乱琢磨着,就听杨玉过来禀报文哥儿回来了。

  朱厚照马上让杨玉把文哥儿喊过来。

  文哥儿溜溜达达地迈步入内,看到的就是只有些蔫答答的小猪崽子。他暗自反省了一下,觉得自己今天没干什么坏事,便继续走过去坐到自己的老位置上问朱厚照怎么了。

  朱厚照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跟文哥儿讲了,末了有点儿郁闷地说道:“孤只能给他们赐一顿馒头和肉,没法让他们经常能吃上。”

  文哥儿微讶。

  没想到朱厚照自己跑去看人挖矿冶铁,看完后还能生出这么多感悟来,小猪崽子长势喜人啊!

  文哥儿认真说道:“这很难办到。”

  自汉朝以来这片土地的人口便没有太大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太大的飞跃。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可以改进的余地,即便他们现在已经花费许多年的功夫广泛培育适合大明栽种的高产粮种,也会因为地力的限制而没法有太突飞猛进的变化。

  现代不缺粮不缺肉,除了一代代人精心选育产量高、抗性好的良种外,还仰赖于工业化肥的普及。

  所以想要农业出现类似于石器时代跨越到铁器时代的重大发展,可能需要一场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