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521节(1 / 2)





  相比之下,许多江南的年轻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哪怕他们自己不看报,也被看到那篇性健康教育讲章的长辈们拎过去拜读。

  凶狠点的长辈甚至还让他们抄写并临摹上头的花柳病图鉴。

  叫你不好好读书,叫你出去寻花问柳,都给我好好读一读王小状元这篇文章!

  钱福对文哥儿组织的包粽子活动毫无兴趣,这几天他都歇在秦淮河畔,每天有朋友和美人陪着喝酒,日子过得好不滋润。

  可惜这份快活只持续到新一期的《新报》送到他手上。

  钱福睡到日上三竿,洗漱过后开始懒洋洋地翻看报纸。一开始他觉得上头都是他不甚感兴趣的时政新闻,还在心里嘀咕“这报纸可真是越办越差了”,等看到太子和文哥儿共同署名的那篇文章后他一激灵,昨晚的酒全醒了。

  什么玩意?

  这是什么玩意?

  为什么还带图的?

  一翻面冷不丁看到这玩意,简直是五雷轰顶!

  要知道那些真正得了“脏病”的人寻医问药时都是遮遮掩掩的,根本不敢让旁人知晓,寻常人自然不知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谁敢把这种玩意整成图鉴广而告之!

  钱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不见,只觉秦淮河畔这个温柔乡都不那么诱人了。

  王十六啊王十六,你一天到晚写的都是什么玩意?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你自个儿知道就得了,居然还把这些事全都教给太子!

  他们这位太子也是个奇人,听了这种玩意后竟把它投稿到《新报》上!

  你们师徒俩真是害人不浅!

  作者有话说:

  王·纨绔克星·小文:这一刻,我胸前的红领巾分外鲜艳!

  *

  今天的更新依然肥美!

  突然发现今天是444章,奇妙的叠数增加了!第一次写到这么多章诶,新鲜的体验也增加了!

  以前就讲过啦,这个系列应该都会更偏重亲朋师友君臣等等各方面的感情,谁的戏份多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是爱情,像老丘戏份就曾经离奇增加!明明开文之前我都不认识老丘!(振振有词

  *

  注:

  1不怕水中鱼,只怕岸上猪;猪过水,见糠止:出自杨慎整理的《古今风谣》

  谐音梗怪可爱的hhh

  猪崽:你礼貌吗?!

  第445章

  奇人朱厚照这时候正在包粽子他跟着文哥儿参与过很多次新社聚会,已经充分锻炼过动手能力,包个粽子完全不在话下。他也很好奇各种粽子的包法,屁颠屁颠跟着文哥儿从这桌包到那桌听着新社成员们介绍自家的特色粽子。

  得知粽子居然还能塞咸蛋黄朱厚照大为震惊感觉从小到大的认知都被颠覆了。

  怎会如此!

  文哥儿从小就爱挂着一串粽子跑遍整个长安街,挨个跟人家换粽子吃吃过的粽子类型不知凡几甜粽咸粽他都接受良好,自然不像朱厚照这样每年都只吃尚膳监提供指定口味的粽子。

  见朱厚照一脸抗拒地看着正在包的咸蛋黄肉粽,文哥儿笑道:“粽子咸甜皆宜你多吃几种就会发现它们各有妙处了。”

  他还给朱厚照讲了讲古时的特色粽子,比如欧阳修就曾经写诗说“彩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苏轼也表示“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没错粽子里有杨梅!

  听说这种粽子南北朝时期就很流行了大年三十都要吃大冬天都不忘包杨梅粽呐!估摸着那会儿用的是腌杨梅。

  现在他们就没这个烦恼了正好碰上梅子熟红的好时节可以叫人去买些鲜杨梅回来试试看,品尝一下宋朝人吃的粽子是什么滋味!

  朱厚照:?????

  什么?

  粽子里还有杨梅?

  朱厚照不懂朱厚照大受震撼。

  正在包咸蛋黄肉粽的新社成员大受震撼主要他们也不是人人都通读《文忠集》《东坡集》的便是读了也不会像文哥儿这样专门记住里头都吃了啥。这等闻所未闻的口味便是盛产杨梅的江南地区也很少见!

  有了文哥儿介绍的古法异端口味,朱厚照顿时觉得咸蛋黄肉粽也不那么难接受了。

  也不知这欧阳修和苏轼是不是真的吃这奇奇怪怪的杨梅粽,如果是的话那只能说——

  不愧是苏东坡啊!

  到了中午,南京诸官拿到了按惯例发放的端午福利,包括夏扇、五彩寿似缕以及粽子。今年南京光禄寺特地声明,这次分发的粽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太子殿下组织新社成员包的,说不准你吃到的粽子便是太子亲手所包!

  这消息一出,众人看自己手里的粽子感觉都不太一样了。

  文哥儿也兴致勃勃地玩盲拆粽子,拆到同款粽子就软磨硬泡跟别人换,后来吃不下了还要切分开来尝,争取不错过任何一种口味。

  就是遍尝所有口味以后不得不开始咸鱼瘫。

  没办法,一不小心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