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84节(2 / 2)


  聪明脑壳就该多用用以后才不容易被人坑!

  一想到聪明脑壳文哥儿又想到了他师弟杨慎。杨慎回老家后不仅把他爹教的《易》倒背如流还仿照唐人旧作即兴创作了一篇《吊古战场文》他爹和他叔读了都说好!

  甚至还抄了一份送给他们鉴赏(主要送给李东阳这个当老师的人看,然后李东阳直接开了个鉴赏会)。

  都学得这样好了出孝期以后难道不该下场把乡试考了吗?!

  文哥儿麻溜回家给杨慎写信以师兄的口吻对杨慎谆谆教诲:早考早好早点考上咱一起建设美好大明!

  末了还附上自己近期整理出的海量模拟题。

  这么厚的“信”送起来可能有点慢不过距离杨廷和守制结束还得两年半,路上就算耽搁一两个月也没差,只要送到就行了。

  文哥儿敦促完自家师弟积极备考没几天,詹事府又有人告假归乡,是他们左右春坊的上司之一王鏊。他以很久没回家看过老父亲为由,请假回苏州省亲。

  这年头的省亲算上路上花费的时间,少说也得去个半年。

  大家都很珍惜这个假期,每次到了有机会休假的日子就会掐着点告假回家去。

  朝廷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也会批假,就是你至少得先干个六年才许走。

  干六年休半年,算下来也挺划算的(前提是家里真的还有老人要回去尽孝)。

  文哥儿连夜研究省亲要求,赫然发现自己离超长假期还远得很。

  不仅如此,詹事府少了个王鏊,他们的轮值频率又增加了!对于王鏊和杨廷和他们这个层次的官员来说,不管是回乡省亲还是守制,岗位一般都会为他们留着,方便他们回来官复原职。

  在那之前其他人多干点活就得了。

  王·其他人·小文:“…………”

  资历他最浅,年纪他最小,活肯定也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来干。总不能让他五十多岁的老父亲天天加班吧?

  幸好,他还有搭档费卷卷。

  有个卷王在身边,做起事来安全感十足,完全不怕干不完!

  问题不大,又不是没试过一个人肩挑好几件活儿!

  认清现实归认清现实,文哥儿还是跟谢豆他们吐槽几句。

  谢豆听在耳里,回头给杨慎写信竹筒倒豆豆全给说了。

  年纪小的人早早入仕途,就是干活的命!

  文哥儿真惨!

  过了两天才不小心得知谢豆信中内容的文哥儿:“…………”

  要不是信都送出去了,他一定要让谢豆重写一遍。有你这么拆台的吗?我刚鼓励杨小慎快点下场,你就在信里说考上了要加班!

  再跟谢豆豆说这些,他就是猪!

  王鏊这边还没出发,徐溥也正式递了辞呈。他已经七十岁了,自从丘濬他们选择了退休,他也屡次上书要求返乡。活到他们这个年纪,总是想趁着还能走动归家去的,要不然有个什么好歹恐怕就回不去了。

  首辅要致仕不是小事,朱祐樘已经慰留了徐溥好几次。现在实在留不住了,连像丘濬他们这样住在京师当场外顾问都劝不下来,朱祐樘也只能安排刘健逐步接手徐溥的工作。

  新首辅就是刘健无疑了。

  刘健、谢迁、李东阳都是东宫旧人,只是谢迁和李东阳资历尚浅,还是刘健比较稳重可靠。

  苏州离宜兴不远,王鏊便顺便多留了几日准备送徐溥归乡。

  徐溥作为正儿八经的四朝老臣,乃是宪宗皇帝还在东宫时的班底,风评一直不错。得知他要归乡去,自然有许多人前去相送。

  文哥儿也受过徐溥几次照顾,也登门去向徐溥话别,说是等他下回去江南,一定要去宜兴拜访他老人家,尝尝那香喷喷的葱油饼、甜滋滋的小酥糖,还有地道的太湖三鲜和阳羡紫笋!

  阳羡紫笋可不是笋,是超好喝的阳羡茶!

  徐溥哈哈直笑,说道:“你倒是记得比我这个宜兴人牢。好好好,等你来了,我请你尝个遍。”

  文哥儿兴致勃勃地道:“我听说宜兴还盛产紫砂,有当地金沙寺僧尤其擅做紫砂壶,到时我要去看看!”

  就文哥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连吴宽他们这些吴人手头都没有传说中“爱茶人士手头都应该有一把”的紫砂壶,可见眼下还没到这种风雅茶具盛行的时期。

  文哥儿还和徐溥聊起了这种“紫泥”的历史,说是宋朝的时候就很有人爱用来作茶盏了,比如北宋的梅尧臣就写过“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就更有趣了,说的是蔡襄蔡君谟去了福建,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比如有名的小龙团茶就是他大力推广开的。

  他到了当地后不仅亲自学着制茶,还把当地好茶寄给京师的亲朋好友鉴赏(比如宰相杜衍),宰相杜衍又组织亲朋好友寄茶。

  宰相杜衍的朋友圈如下:欧阳修,梅尧臣,曾巩等等。

  有这么多著名人物共同推荐,蔡襄自己也卖力和诗推广,自然让福建茶叶又达到一个新高峰!

  人家蔡襄是怎么吹嘘来着,写的是“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一听就贼拉好喝!

  咱的地方官也要蔡襄兢兢业业的带货精神啊!

  要是能推广出一件名品,当地百姓的子孙后代兴许都有了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新行当!

  徐溥听着文哥儿洋洋洒洒地说起自己的看法,笑着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这里头的‘紫泥’可不是我们宜兴的紫砂。”

  他给文哥儿解释了一下,古时御用之物多用武都紫泥来泥封,所以梅尧臣诗里的“紫泥新品”指的是这茶乃是贡品。

  文哥儿没想到居然是这样解释的,讷讷说道:“是小子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