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59节(2 / 2)


  你这是从哪弄来这么多问题?

  朱祐樘接过长卷一看,认出了上头的字迹。

  这不是小神童的字吗?!

  朱祐樘转头问:“你召你小先生入宫了?”

  朱厚照用力直点头,然后就给他父皇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形。

  他们聊着聊着,小先生的问题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往外蹦!

  小先生一定是恼了!

  不高兴休假期间被召到东宫!

  朱祐樘:“…………”

  听起来确实是小神童能干出来的事,难得你小子还有点儿自知之明。

  朱祐樘仔细看那长长一串问题,百姓不愿意北迁,太宗皇帝是怎么办的来着?他回忆了一下,给朱厚照解答起来:“当时太宗皇帝下令减免随迁百姓五年的赋役,自然便有百姓愿意北迁。”

  南方的地固然好种,可南方人口也多,而且许多土地被乡绅豪强把持着,算下来缺地的百姓还是多不胜数。那时候给他们分足土地,还给予长达五年的赋役减免,肯定能吸引一批人迁往北方。

  至于北方的粮食问题,当时朱棣下了大力气疏浚运河,同时还造了大量海船,保证漕运和海运的通畅,南方的粮食运到天津用不了一个月!他们如今四通八达的大运河就是那时候全面疏通的,如今的漕军也是那时候正式成立的。

  朝廷养了十二万漕军,为的就是保持粮路通畅!

  父子俩聊着聊着,都有点小激动。

  能有办法且有魄力解决这么多问题,不愧是太宗皇帝!

  于是两人凑到一起围绕着那一长串《关于营建北京的若干问题》开始探讨起来,琢磨现在那些个朝臣都可以安排去干什么活。

  瞧着很有点模拟建城的劲头。

  被父子俩晾在一边的张皇后:“…………”

  每天都在怀疑王小神童会下降头!

  作者有话说:

  文崽:又让我加班!那就一起加班!

  文崽:恶魔低语.jpg

  *

  今天也在努力更新!!

  *

  注:

  1朱棣的若干措施:参考《明太宗实录》

  【乙未擢监生胡廙为工科给事中,宽北京迁谪军民赋役,初敕户部曰,谪徙北京为民及充军屯种之人,初至即责其赋役,必不能堪,其议宽之。至是,户部议自愿北京为民及免杖而徙者五年勿事,免徒流而徙者三年勿事,充军屯田者一年后徵其租,从之,惟充军屯田者命二年后徵租,仍命户部戒饬郡县,务崇宽恤,毋事虚文】

  -

  北京户口免费送,并且免税免役五年!史上最优惠移民实边政策!(bushi)

  第388章

  文哥儿报复完非要他节假日加班的小老板心情很是愉快。

  既然都出门了,他便顺路去找老丘聊了聊。

  眼下天下士子汇聚京师,其中想来有许多有志气有想法的年轻俊杰,不如趁此机会联合隔壁老王(王恕)安排个大学士信箱欢迎广大年轻人前来投稿向他们提问或者请他们点评。

  丘濬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却又不太乐意算王恕一份。他不太高兴地说道:“喊上那家伙做什么?”

  文哥儿道:“也让王学士发挥一下余热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要不然他岂不是白白拿着朝廷的俸禄和赏赐,什么活都不用干?朝廷亏大啦!”

  丘濬一听是这个理既然王恕他身体康健,理当再为大明奋斗二十年。他颔首说道:“也行吧,就这么定了。”

  文哥儿得了丘濬点头又去隔壁找王恕说起这事儿。

  王恕想到丘濬每次看见自己时的那张臭脸,笑着问道:“你是怎么说服丘学士的?”

  文哥儿只觉这位王阁老不愧是混过刑部和吏部眼神好得叫人心里发毛。他麻溜回道:“我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他老人家就同意了!”

  至于自己是怎么“随口一说”的,他就含含糊糊地带过不提了。

  王恕瞧见他那闪闪烁烁的眼神,便知道他在丘濬面前肯定是另一番说法。他沉吟片刻瞅着文哥儿问道:“你这事儿是只在春闱期间办还是准备一直办下去?”

  文哥儿笑道:“小子的什么想法都瞒不过您我是准备接着春闱的热闹和您与丘学士的名义办个旬报等到名气打出去了后面自然能一直办下去。”

  “往后不拘京师这些读书人能来信,地方上的学子与官员也能托人投信。有您和丘学士能出面点评指导、答疑解惑一定会有很多人慕名来信!”

  “到时我们安排些人手把邸报里的内容挑拣要紧的部分按照轻重缓急及时归纳整理出来配合上各地来信和来稿说不准咱就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了。”

  王恕道:“听起来与外头的报房差不多。”

  邸报是不刊印的要看的官员得自己去抄回来看。官员们那么忙,哪里有空去抄?于是就找人代抄。

  经过百来年的发展,抄报行业已经十分成熟,一个成熟的抄手能把邸报内容抄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