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45节(2 / 2)


  李清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捋起袖子亲自下地挖出一棵土豆来,认真数起了上头到底挂着多少颗的土豆蛋子,越数越是手头发颤。他是军户出身,小时候也是苦过来的,太清楚这产量对于军屯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李清脑海里掠过某一年旱灾自己饿死的弟弟的脸,他弟弟饿死之前已经瘦得皮包骨,都看不出人形了,连哭都没有力气再哭。

  那样的日子太苦了,所以自那以后但凡有机会立功他都冲在最前头,上阵杀敌再危险又怎么样?死了能给家里赚抚恤金,活了他能攒军功!他要熬出头,要让全家老小填饱肚子……他如今能当上都指挥使,凭的就是这么一股执念。

  李清眼眶都热了。

  李燿见状过来关心道:“爹你怎么了?”

  李清见儿子凑过来了,为了维持严父的形象又把眼泪憋了回去。他板起一张国字脸吩咐:“燿儿你记住,以后你就跟着你先生学习,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许有半点不敬!”

  李燿虽不知道自家老爹为什么突然这么叮嘱自己,不过他心里早就认定了文哥儿这个老师,并且下定决心要把他们王派关学发扬光大,所以闻言立刻掷地有声地保证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若不敬先生便是大不孝,天打五雷轰!”

  李清:“…………”

  ……倒也不必这样。

  你先生才十岁你记得吗?

  他能有你这么大一儿子当真是奇迹!

  李燿见他爹没啥事了,又屁颠屁颠跑去给文哥儿打下手,比起孝敬亲爹显见是更想孝敬老师。

  李清一时也不知该欣慰还是该心酸。

  与此同时,围观的军户们嘴巴也越张越大,彻底被几乎要填满垄沟的土豆震惊了。

  这东西真要能吃的话,产量可就太惊人了,都比得过江南那些富饶土地了吧?

  不,说不准还要更多一点,毕竟江南那些上好的良田也只是亩产四五百斤水稻!

  这里可是西北啊,这里可是很多东西根本种不活的西北!

  前来观看这次收获仪式的军汉们都被眼前这种新粮征服了。

  哪怕不好吃,他们也想种上一点,这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

  等到示范性的收获仪式结束,文哥儿还带着人把小些的土豆蛋子放进锅里蒸熟,做了道后世最为简单的“箜洋芋”。

  后世不少西北人喊土豆为洋芋。

  这做法甚至连皮都可以不用削,只需要往锅里放点油和水,再把洗干净的土豆放下去,等到水彻底收干、土豆带上点锅巴,就可以出锅了!

  有条件的可以浇点调料或者做点蘸水,没条件的直接吃也老香老香的!

  文哥儿捧着一盘子箜洋芋邀人品尝。

  所有人几乎都是第一口就被征服了!

  再去蘸点添了辣椒的蘸水,简直灵魂都要冲出头盖骨。

  明年!

  他们家也一定要吃上这两样宝贝!!!

  什么都能不用心种,这两样宝贝他们一定要种好!!!

  察觉到周围人投来的羡慕妒忌恨的目光,那一百户被挑选出来跟着文哥儿等人学种土豆的军户胸膛顿时挺得更高了,且他们脸上都绽开了大大的笑脸。

  既是因为今年的大丰收,也是因为他们这片军屯的好运气。

  没办法,他们运气就是这么好,不仅能当第一批吃上好东西的幸运儿,还有王小状元和好多进士老爷们给家里的娃子上课哩!

  说不准他们是整个大明独一份的,别人再眼热都没有用!

  别说他们这些平时从来没人关心的军屯了,整个大明有多少地方能凑齐这么多进士老爷?

  哈哈哈哈哈你们就羡慕吧,你们也只能羡慕羡慕了!!!

  其他军屯派来观礼的军户代表:手痒,想打人。

  作者有话说:

  文崽:呔!吃我一记传销式宣讲!!

  *

  更新啦!!!

  日常悄悄摆个碗!庆祝文崽西北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初步成功(?)

  万里长征足足抬了个脚!!!

  *

  注:

  1箜洋芋:参考网上的做法,俺也没吃过

  2关于种土豆的风险:土豆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写过相关缺点了,也没有让文崽在主粮充足的地方推广,没必要一直提什么爱尔兰土豆疫病问题啊

  按照这里的设定,本来就不是让它代替原来的主粮

  而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研究轮作套种降低风险之类的做法(秦汉时期的农书就提到农民会五谷都种点,降低病虫害风险之类的,平时祈求的不都是“五谷丰登”吗?咱不会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的),这些不需要再在文里详细描述了吧。文里已经都安排专家专门研究和指导了,再往上就是科技突破问题了。

  实在出现大灾大祸,朝廷也会进行赋税减免和运粮赈灾,这就是古代朝廷存在的意义啊。朝廷干不好这个活,它就该被推翻了,元末明末不都农民起义吗?这都是几十上百年才走完的流程,没必要在刚开始种就疯狂唱衰说种这个会饿死人……有些地方不种也会饿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