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38节(1 / 2)





  文哥儿听文徵明这么一劝,也想起来有那么一条百年前立下的禁令。他亲手做完地球仪后兴头也过去了,说道:“那好吧,我先收起来,回京以后再给先生他们看看。”

  既然是给谢迁他们看,文徵明也就没再多劝。

  天文地理之类的学问对时人而言算是“杂流”范畴,哪怕时不时有人为此辩论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重视,此事算是暂且揭过了。

  比起甘州这边的风平浪静,京师就比较风起云涌了。

  朱厚照递完折子以后就在他父皇议事的地方大发雄威,别人提个反对意见,他就跳起来倾情反驳,一口一句“小先生说过”,简直把他小先生的话奉若圣人之言。

  也不知文哥儿在东宫给太子讲《成语故事》都拓展过多少内容,反正甭管别人说什么,他竟都能扒拉出应对的话来。

  具体辩论手法是这样的:先占据道德高地,再进行针对性的引经据典。

  实在是脑壳空空没有经典可以引用,那就直接占道德高地!

  道德上站得足够高的事儿会有错吗?绝对不会有错的!

  朱厚照第一次自由发挥,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再来一百个大臣和他吵架他都能吵赢(虽然他在吵架过程中还是没能脱离他小先生独立行走)!

  太子开开心心地舌战群雄,听得兵部尚书马文升脸上一抽一抽的。

  当初圣上说要让一个六岁小孩入宫讲什么《成语故事》,他们应该狠狠心抗争到底的。

  看看这都把太子教成什么样子了!

  想说这事儿和王家那小子没关系?你且先把太子话里那些个“小先生说”给抠掉再说这种荒唐话!

  可是要辩驳吧,马文升一时半会又找不出辩驳的话来。

  这船造出来不是去远洋航线的,是在咱大明海域上巡查顺便捕鱼的。海洋那么大,光是渔获就能养活许多人,靠海的地方不缺粗盐,随便加工一下鱼肉甚至还能补给中原诸地。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不仅能扬大明国威,还有实打实的好处。

  按照文哥儿的说法,海洋是个大宝藏,我们不占别人就会占掉。本来属于我们的海域,以后可能会被外邦人随意来去,有时候他们打到家门口了我们都拿他没办法。

  咱泱泱大明,难道还凑不出一支像样的水师吗?

  大明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庞大的军队,平时轮流派人出去巡逻一下不过分吧!

  马文升这个兵部尚书算了笔帐,要是真的能面向沿海卫所开放海洋渔业,那么这些卫所的训练热情兴许都会大大提高。

  毕竟他们有了好的海船,以后可以敞开了利用海里的资源,日子肯定会比以前好过很多!

  马文升沉吟着沉吟着,也忘了辩驳朱厚照的话。

  一时间竟没人再出言反对。

  小猪崽第一次出手,几乎是大获全胜!

  不管众人心里头到底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所有人都被说服了(主要是找不到话来反驳)。

  朱祐樘性格温和,登基这么久哪怕是对朝臣的建议不甚满意,表面上也会先含糊其辞地应下,回头再把事情直接按自己的意思办。

  他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多大臣被辩驳得哑口无言。

  朱祐樘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欣慰。

  哪怕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他很多时候还是觉得处理朝政让他非常吃力,一度还沉迷于李广献上来的丹药给自己的慰藉。

  相比之下,他的皇儿应该会是个很好的皇帝!

  作者有话说:

  猪崽:我有法宝,“小先生说”!

  文崽:?

  文崽:我真是谢谢你吶!

  *

  注:

  1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参考《后汉书》

  2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出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

  “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由兴作也。 】

  -

  简单来说大概就是,天圆地方讲的不是形状,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哲学的圆和方……哲学什么的,看不懂很正常(x

  总而言之,古人并不是全都认为天圆地方,通过观测已经了解到很多天文现象,黄赤交角和四季变换的关系《后汉书》就开始总结归纳,并通过这些观测结果每年现编官方日历……

  除了浑天说以外,还有另外好几种关于天地的说法,都是朴素的观察结果再配上人为赋予的意义

  读书人时不时拿着相关假说吵得昏天暗地

  但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基本都是用历代天文学家的实际观察结果……永远信奉实用主义的中国人(?)

  第3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