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33节(2 / 2)


  难道读书人真的格外吃香?

  李清沉吟着回到后院,看见他儿子趴在书上睡得正香,不由走过去踹了他儿子屁股一脚,没好气地教训道:“你看你,读个书都能睡着,什么时候才能考个生员?你看看人家王小神童,八岁中了举人,九岁中了状元,你都二十好几了,还一天到晚在这里睡睡睡!”

  李清还讲述起了王小神童从小到大的光辉事迹,把自己不争气的儿子从头到脚数落一遍。

  李清儿子:?

  他一看书就犯困,也不是他自己想的啊!

  怪只怪他爹没给他生一颗好脑子,他真要像人王小神童那么聪明,那他也愿意好好读书!

  李清儿子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免这么说。

  李清一听,这小子不仅不反省自己的懈怠行为,还怪上亲爹了!这还得了?顿时抄起棍子开始撵着他儿子满院子跑。

  文哥儿一行人回到城中,还没进门呢,就听到隔壁院子里传来哀嚎般的求饶声:“爹!我知错了!别打了!嗷!我这就背书,这就背行了吧!嗷!”

  接着李清洪亮的大嗓门也轻轻松松越过院墙传了出来:“我打死你个混小子!”

  文哥儿哪里知道自己正是李清儿子挨打的原因。他听得头皮发麻,转头跟王守仁嘀咕:“真是太可怕了,这些当爹的怎么都爱揍儿子?棍棒教育不可取!”

  王守仁客观评价:“这当儿子的也不聪明,一边逃跑一边嚎,哪里跑得快?你看他几句话的功夫就挨了两棍子,还不如专心逃跑。”

  文哥儿听王守仁介绍起了“挨打时如何有效躲棍子”的先进经验,顿时肃然起敬。

  不愧是二十好几还被他们爹追着打的大孝子。

  文哥儿道:“我听豆哥儿说,他们家十岁起就不打孩子了,我们家也应该学习这个优良传统。塑造良好家风,从我们爹做起!”

  王守仁道:“那你去跟爹说。”

  文哥儿想了想去教育亲爹应该学习先进揍儿子经验的后果,立刻闭上了嘴巴。

  开玩笑,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干这种自投罗网的事?!

  文哥儿道:“我不是三岁小孩了,你休想再骗我去找打!”

  王守仁听得一乐。

  这小子也知道自己从小爱找打啊。

  这夜大伙又横七竖八地睡一块,一路上大家都习惯了挤着睡,哪怕到了目的地后住的地方宽敞了,晚上还是喜欢先聚在一起聊上一会再睡下。

  忙活了大半天,这一觉大伙都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李清派来的仆从帮他们备好了早饭,居然有昨天听人提到过的鸡血面。

  鸡血面跟鸭血粉丝不太一样,鸭血粉丝吃的是成块的鸭血,鸡血面却是在和面的时候把鸡血放进去,揉出来的面团是暗红的,切出来的面条也是暗红的,光是卖相就别有一番风味。

  来送早饭的仆从笑着介绍道:“我们指挥使让杀了几只鸡中午吃,早上正好做鸡血面。这是我们指挥使家乡的手艺,别处可能尝不着!诸位老爷要是吃不惯这个,厨下也还有别的面可以选。”

  文哥儿道:“我肯定喜欢吃!”

  其他人一路上什么都尝过,已经不怎么挑嘴了,自然也表示想尝。

  那几个仆从便把热腾腾的鸡血面端了上来。

  众人围着桌子吃了顿鲜香可口的新鲜面食,只觉跟着文哥儿似乎到哪儿都能吃到闻所未闻的美味。

  吃饱喝足,该干活了!

  文哥儿掏出日程安排表开始点兵点将。

  王守仁和张灵他们准备出关看看,去跟李清要出关文书了。

  他可是兵部派来的人,出关巡查关外七卫(顺便见见前些年认识的老朋友们)不是很正常吗?

  其他人则跟着文哥儿留在甘州落实土豆种植计划。

  文哥儿也很想跟着他哥出关去,但他是带着任务来的,总不能来一趟就是吃喝玩乐。那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等到安排好土豆的试种事宜,他们再沿着甘州五卫到处走走看看就好。

  一辈子这么长,以后总有机会去敦煌的!

  只要河西走廊这边的局面打开了,走敦煌还不是跟回自己家一样轻松?

  文哥儿信心满满地这样想着,捋起袖子开始安排人手干活。

  来都来了,什么都不干不太好吧?

  走这么远的路来到西北却一无所获,简直是白辛苦了!

  在文哥儿卖力的鼓吹之下,一干庶吉士带领着军户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能下地的就下地干点活,不能下地的就搞点文职工作。

  连谢豆豆这个京师长大的娃儿都荣获放牛这一重要工作。

  他们的西北大本营没过几天就已经拔地而起。

  不知怎地,大伙坐在里头一起吃饭时竟真的有种喜迁新居的感觉。

  这可是他们亲眼看着它一天天建起来的房子啊!

  不管将来官场中会有怎么样的人情冷暖,对他们而言这一段时光都是热闹而又美好的,兴许几十年后他们都老了,再回忆起这段挤在一起睡得四仰八叉的日子也会忍不住生出诸多怀念来。

  文哥儿是没那么多感慨的,每天不是去地里学学犁地,就是聚拢军户或者军户的孩子们在破破落落的社学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