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30节(1 / 2)





  朱厚照看得兴奋极了,恨不能马上就开始捋起袖子搞外贸,把外邦那些个白银统统弄进国库。

  他们国库满满的小目标指日可待!

  事实上文哥儿这个想法和丘濬前几年上书的内容差不多,只是当时大家都说好好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夸一句好多简单,谁都可以变着花样夸上天,可真要付诸实践可不容易。

  现在举国只有浙江、福建、广东三地设有市舶司,提督市舶的是朝廷派过去的宦官,主要负责对各国前来朝贡的“番舶”进行抽分。

  这三个市舶司平时具体抽多少、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没有欺上瞒下,都是很含糊的事情。

  你说要改革让这些流程正规化,甚至还要在别的地方增设市舶司,有的人就会搬出祖宗之法来反对,表示你这是祸国乱邦的提议。

  反正吧,你的建议很不错,但是祖宗之法不可改!

  至于这些人是真心实意维护祖制,还是担心变革以后影响到自己的既得利益,那就无从知晓了。

  人心隔肚皮!

  朱厚照哪里会考虑这么多,他看完信就兴冲冲地问杨廷和他们知不知道怎么搞外贸。

  考虑到自己从小玩《丝绸之路》和《大运河》都会输得老惨,所以朱厚照他决定听从文哥儿的建议,遇到事情多问问别人的意见。

  一个脑壳干不了的事,很多个脑壳一定可以干好!

  作者有话说:

  猪崽:小脑壳,大聪明!

  文崽:?

  文崽:对对,你是大聪明!

  注:

  1弘治年间国库存银数据:参考论文《1550-1830 年中国白银流入及其影响》

  国库只剩一百万看起来有点惨(?)

  私库据说也被挥霍到只剩祖宗的十分之一

  看起来一个个的,只会败家,不会赚钱……(或者很会赚钱地把钱都赚到自己家了)

  第361章

  詹事府算是太子未来的班底同时也是太子的智囊团,哪怕后来转任其他职位,也算是有“故人”的情分在。

  哪怕作奸犯科,也能看在这个情分上面从轻处理。

  比如程敏政曾经被人弹劾回家好几年不仅当时被朱祐樘选择从轻处置现在还回来官复原职了。

  都是因为当初他曾经在东宫给还是太子的朱祐樘讲学!

  既然太子有了求知欲杨廷和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当即给朱厚照讲了一下现在的外贸情况。

  他们现在的外贸主要是走朝贡路子不愿意向大明朝贡的国家会被列入拒绝往来名单市舶司恕不接待!

  而且哪怕勉为其难接待了你,市舶司对这些贡舶的抽分也很随心所欲,十抽二十抽三都是特别仁慈的做法了狠起来甚至能来个十抽五,直接拿走你船上一半的货物。

  什么?你不想给?那你的朝贡资格没了!

  这抽分能有多少送到朝廷手里那还真不一定。

  由于大明朝廷对外贸这事儿不屑一顾(甚至打心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亏本买卖),底下人怎么干基本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关键是吧,哪怕走完了这些吃拿卡要的重重险阻,你想要带点大明商品回去也得看朝廷心情如何。

  因为这可是朝贡只有带赏赐走的哪有带着几大船货物走的?不像样!

  我大明朝廷会跟你行这种商贾之事吗?

  绝对不可能!

  那太掉份了!

  所以说明朝的海贸就是你过来朝贡市舶司检验过后觉得符合朝贡要求才给你放行并且由朝廷花大价钱买下来这些奢侈品给皇室以及权贵们自己享用。

  这花大价钱购买的过程也不叫花钱,叫赏赐。

  赏赐的东西从白银宝钞到布匹器具一应俱全里头的实物全都是对外邦来说十分稀罕的货物。

  所以哪怕市舶司那边要设关卡搞贪污朝贡贸易对进贡者来说仍是获利巨大值得他们豁出脸喊大明一声爸爸天天喊都行!

  既然别人赚到了,那么对大明来说这买卖到底是亏是赚就很明白了。

  纯亏!

  从未见过如此倒贴钱的贸易行为!

  这一点老丘在《大学衍义补》里也批评过,说是朝贡贸易于朝廷无益,我们大可以开放海上贸易,用海外的物产来供养中土。

  可惜这老丘写书话多且散,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要长篇大论地分析几句建议几句,估计没人会看!

  由于大明朝廷只允许搞朝贡贸易,许多想要获得大明商品的家伙见实在走不通官方贸易这条路了,只好把目光投向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