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19节(1 / 2)





  *

  注:

  1杨一清的字:查了查老李的文集,虽然杨一清也起了别号,但老李最经常用的称呼应该是应宁没错了

  比如什么《送杨应宁三首》《送杨应宁提学之陜西三首》《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闻应宁逰西山以雨不果戏赠一首》

  看看这老李,不仅送行三首三首地写,和诗三首三首地写,连听说人家游玩不成还要写诗调侃两句!

  瘾头这么大,难怪要写止诗诗!

  第352章

  王华这“不是很懂”的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毕竟王守仁从小就爱到处跑,文哥儿更是才会说话就满长安街撒野,对于这种状况他已经很有经验了。

  王华小心地询问谢迁到底咋回事。

  是他大儿子在折腾,还是他三儿子在折腾?

  谢迁见王华一脸茫然便知道文哥儿兄弟俩又把亲爹给瞒住了。

  他就说吧玉不琢不成器爹不打纯属自己找气!王华这个养孩子的态度,也是活该他儿子一个比一个难搞像谢豆他们哪个敢给他来个先斩后奏?

  就是王华给惯出来的。

  想到王华还是自己未来亲家谢迁就稍微给他透露了一下:你小儿子想去大西北浪,你大儿子也准备故地重游,他们的奏本现在已经送到朱祐樘面前去了。要是你这个当爹的实在不同意可以马上去御前抢回来!

  王华:?????

  王华一路蓄力到傍晚下衙,直奔家里抄好竹鞭等着儿子回来。

  一看到王守仁回家就撵着他满院子跑文哥儿在外头听见动静,知道他们约莫是东窗事发了,当场转身就走,径直跑去老丘家避难。

  他还跟丘濬描述了一下自己听到的动静说那咻咻咻的挥鞭声怪吓人的。

  不是他不讲义气而是担心他爹一个人要打两个儿子太累了孔圣人不是说过嘛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一个顶顶孝顺的好儿子,可不能让爹背负打伤儿子的恶名!

  丘濬:“…………”

  有你们这样的孝顺儿子真是王华的好福气啊!

  文哥儿拿了本新书给老丘读完了自觉已经躲过风头才鬼鬼祟祟地溜回家。结果一到家就被他哥逮住!

  想他哥躲打多年今儿一着不慎被他们亲爹逮着甩了几鞭子。

  为了逃避亲爹毒打,王守仁自告奋勇说要帮王华把他弟逮起来随便揍!

  文哥儿没想到他哥居然临场叛变,要给王华当爪牙。他被王守仁拎鸡仔似的拎去见王华,还很有些不敢置信,用控诉的眼神看向出卖亲弟的王守仁。

  王守仁对亲弟的谴责眼神视而不见,还一个劲地怂恿王华:“爹你快揍这小子,就跟刚才揍我一样狠狠地给他来几下!”

  这是自己挨了打,就想让弟弟也挨上一顿!

  文哥儿怂了吧唧地看向王华,生怕王华真的去找鞭子。

  他哥,太坏了!

  王华见文哥儿这模样,哪里还打得下手。

  要说几个孩子里头哪个孩子让他操心最多,那必然是文哥儿无疑了。

  虽然大儿子王守仁也能折腾,可王守仁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跟着他祖父生活,到十一二岁才跟着他祖父赴京。

  在那之前父子俩真正朝夕相处的日子估摸着也就一两年而已。

  至于守俭和两个小的,他们平时都不爱来他眼前晃悠,他也就得空时会考校一下他们的读书进度,忙起来恐怕连见面次数都屈指可数。

  所以这么多个孩子之中,文哥儿才算是真正长在他眼皮底下、经常弄得他又好气又好笑的娃。

  王老爷子会偏心自己亲自养大的长孙,他自然也免不了偏心文哥儿。

  王华无奈地说道:“行了,都别在这里闹腾了。”

  文哥儿一听王华这语气,知道自己又躲过一打了,开心地挣开他哥的钳制一脸得意地看着他。

  从怂头怂脑到得意洋洋,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

  王守仁颇为失望地道:“爹您怎么可以只打我不打文哥儿,您这可太偏——唔唔!!”他还要继续怂恿他爹痛揍儿子,就被跑到椅子上站得老高的文哥儿伸手把他的嘴用力捂死。

  王华看他们这么闹腾,没好气地把他们兄弟俩一起撵走了。

  等到兄弟俩脚底抹油,溜出书房,外头很快传来他们的交谈声——

  小的那个控诉:“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我没有你这样的哥哥!”

  大的那个辩驳:“这你就不懂了,我亲自把你抓过去,爹一看你那可怜样,肯定下不了手打你的!我这是为你好啊,你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王华走过去猛地打开窗。

  文哥儿:“………”

  王守仁:“………”

  王华见两小子瞬间闭嘴,语气淡淡地问他们:“你们这么能说,想好怎么跟你们祖母和母亲讲了吗?”他又看了眼王守仁,“还有你,成婚这么久了夫妻俩也没个动静,还一天到晚想往外跑,就不怕你岳父夜里给你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