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367节(2 / 2)


  必须立刻给补上!

  徐祯卿:“…………”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着自己写的《新倩籍》莫名有点羞耻。

  一定不是因为文哥儿这小子见着人就拿出这本书给对方深情朗诵几句他写的诗,一个劲说“久仰久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云云。

  唐伯虎为啥要把《新倩籍》送给他!!!

  与此同时,文哥儿成了浙江解元的消息也长着翅膀飞入京师。

  这种好消息真的是传得飞快,文哥儿本人的书信还在半路上,各方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知晓了这件事。

  比如朱祐樘这个当皇帝的就通过……锦衣卫第一时间知晓了这件事。

  有上次朱厚照拿着卷子问遍内阁的前车之鉴在,朱祐樘这次没马上跟儿子分享这个消息,而是自己颇有兴致地把锦衣卫誊写回来的答卷细细看了一遍,连考官们的点评都没错过,看完只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文哥儿可是他早早就特许入翰林院读书的,文哥儿考得好就说明他眼光足够好。

  更难得的是,文哥儿这个年纪成了解元,竟没引起士子们的反对和质疑。

  要知道浙江读书人一向是最刺头的,过去他们对考试结果不满意都能直接围住御史状告提学官,上回乡试遇到大雨成灾布政司准备清场,他们更是直接抄起地上趁手的家伙要跟巡考官员干架、好劝歹劝都坚决不肯离场。

  浙江学子,超凶!

  乡试答卷放出去后没人跳出来质疑,说明文哥儿的才学足以服众!

  看来他们弘治一朝将要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神童!

  朱祐樘独自拥有了一整天的好心情,隔天朋友最多的李东阳便得知了文哥儿喜获解元的好消息。

  他马上把这件事与谢迁他们分享,回家后还把这事给李兆先讲了,拍拍李兆先的肩膀让他今年会试好好考,争取和文哥儿当同科进士。

  谢迁知晓这件事后也挺开心,到底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谁知道学生成了解元能不开心?

  只是对于科举来说,解元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世上不少人早早过了乡试,考好几轮也考不上进士。离可以得意还早得很!

  文哥儿才八岁就被推到万众瞩目的解元位置上,后面要是表现不佳难免得听许多难听话。

  谢迁知道这会儿文哥儿肯定已经玩疯了,归家后便提笔给吴宽写信,让吴宽帮忙督促文哥儿早些归京。

  既然已经确定要下场考试,最后那两三个月还是放在他们眼皮底下盯着才更放心。

  丘濬的想法和谢迁也差不多,他一开始也是高兴到不得了,只差没去贴个门联庆祝一下。

  等到冷静下来后,丘濬又觉得这样的盛名对文哥儿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主要是文哥儿年纪实在太小了,接下来还有会试和殿试,他能应付得来吗?

  私心里,丘濬当然是想看文哥儿一口气考上进士,这样他也算是了了一大心愿。可是对文哥儿来说,这么早踏入官场真的是好事吗?

  小孩子太有出息,真是让人既骄傲又担忧。

  丘濬一晚上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天没亮就起来提笔给文哥儿写信,让他玩够了便早些回来备考。

  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文哥儿早些考中了好。

  要是这小子没考上,说不准明年又跑没影了,一年半载都见不着人。

  趁着他现在还在京师,能多教一点儿便多教一点儿。

  至于别人要非议,那就让他们非议去,不遭人妒是庸才!

  到第二天,文哥儿中解元的消息才在翰林院传开。

  只是他们只听到消息,没拿到文章,一时也不知道杨碧川是怎么顶着重重压力给文哥儿当了解元!

  说起来,杨碧川自己也是从浙江考出来的解元来着,才学上是足以服人的。

  这次王华倒是提前得了消息,不过他这个当爹的同样拿不到乡试答卷,只能跟其他人一样耐心等着后续消息。

  不过王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可是八岁的解元呐,这样的喜事便是百年也难得一遇!

  赵氏从文哥儿出远门起就牵肠挂肚,每次文哥儿来信都要翻来覆去地读很多遍,每次让姐儿想念兄长了,她都会借着给女儿念信的由头把信重温一遍。

  如今知晓文哥儿高中解元,她自然欢喜得不得了,恨不能马上看到已经离家半年的儿子。

  只是这孩子难得去一趟江南,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愿意回来……

  消息既然传到了翰林院,不出半天也跟长了脚似的在京师传遍了。

  小神童说是侍奉老师归家守制,结果居然回浙江考了个解元回来!

  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扯淡。可这事儿是发生在王状元家的小神童身上!

  那肯定是货真价实的解元无疑了!

  没见他们家书架上都已经有好几本署着小神童名的书了吗?

  他们的小神童即使回浙江考试,那也是最厉害的!!!

  考个解元再正常不过了!!!

  京师不少人开始奔走相告,分享这个好消息。那些个还有书或者玩具没卖完的商家,更是直接打起八岁小解元的名号开始吆喝起来。

  《几何学》买了没?小神童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