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365节(2 / 2)


  同样是早早离场别人拿的居然是解元!

  哪怕这几天已经从别人口中得知文哥儿的光辉事迹,洪澄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一想到自家老爹和谢迁、王华他们都是认识的,洪澄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等他爹得了消息,肯定要来信把他训斥一番了。

  瞧瞧人家王家是怎么教儿子的大儿子已经是庶吉士眼前这三儿子又中了解元!

  要是再这么考下去岂不是有机会来个“一门两状元”?

  听闻当初王华参加乡试时也是有机会拿解元的可是因为他是担任过六年教职再回来应试的所以考官衡量过后把解元给了更年轻的官学生员。

  在校生拿解元,才更能激励后进!

  所以当时王华得了个第二!

  现在人王家的小神童把解元拿回来了!

  历年来有哪个考生能比他年纪更小更适合拿来激励后进?

  此时此刻洪澄只觉得自己仿佛读了本跌宕起伏的话本心情激荡到不行,简直比自己考中解元还来劲。

  今年出了个八岁解元的消息也在整个杭州城不胫而走。

  伴随着这个消息传开的还有各种神童传说,连文哥儿小时候写的《讨金莲癖檄》《与父书》等等文章都挖了出来二次传播。

  当时错过了的,如今也看到了。

  瞧瞧人家小神童从小就敢于痛骂某些耽于女色、品德败坏的读书人,还那么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可见是个品行端方、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听说当初他那为《讨金莲癖檄》和诗的翰林院大佬已经有两个入了内阁,往后读书人要是想走仕途就得多注意一下自己的作风问题了。

  一开始也有人质疑这八岁解元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幕,比如考官看在他两个阁老老师的面子上直接把解元给了他。

  可转念一想,这小神童若不是凭本事得的解元,主考官怎么敢把他架到这样高的位置上?这要是被人扒拉出来了,岂不是连主考官也要身败名裂?

  再看看人小神童从小到大的履历,那是真的自晓事起手头便没离过书,自小便长在翰林院中、泡在状元堆里!这般耳濡目染之下,能考出解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坊间甚至有人暗中开起了赌局,赌明年他们浙江能不能出个九岁状元郎。

  九岁状元诶,想想就很带劲!

  浙江人不质疑浙江人,他们浙江的崽就是最牛逼的!

  一时间整个杭州府都热闹不已。

  前往各县报喜的车马舟船也往来不断,都想着当第一个到诸位举人老爷家里报信,争取讨份赏钱沾沾喜气。

  第二日就是乡试后的鹿鸣宴,由提学官吴伯通、主考官杨碧川主持,浙江布政司诸官也会到场。

  以文哥儿这位八岁小解元为首的考生们须得正儿八经地祭拜先贤、答谢考官。

  这些都有礼仪官在旁指引,文哥儿又有丰富的赴宴经验(毕竟进士宴他都蹭吃蹭喝过了),对这些程序是一点都不慌。

  甚至还有闲心好奇一会要吃点什么。

  这鹿鸣宴是官方筹办的,有专项专款来置办,入座之后先上来的是果盘点心之类的,最显眼的要数桌子那中央高高的糖果山。

  每座糖果山都是以足有数斤之重的糖饼果子垒出山峰的形状,瞧着十分别致也十分喜庆。

  文哥儿很想尝尝,又怕把山给吃垮了!

  不过这些糖果点心大多都是摆来看看的,味道不一定多好,文哥儿也就没太执着,该吃什么便吃什么。

  一顿饭吃下来也算尽兴。

  只是文哥儿这位小解元不能喝酒,鹿鸣宴上便省了不少酒水。趁着众人相互敬酒、喝上头了,文哥儿才朝糖果山伸出自己的小爪子,暗中从上头拆了块糖尝了尝。

  味道意料之中地很一般,入口后齁甜齁甜的。

  好奇心害死人呐!

  文哥儿赶忙端起茶连喝两口,压下嘴里那齁甜的味道。他喝完茶感觉有人在看自己,转头一瞅,蓦然对上杨碧川似笑非笑的眼神。

  文哥儿:“…………”

  没事,摆上桌的东西就是让人吃的,他又没偷又没抢为什么怕被人看到!

  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乡试座师,又同是浙江出身的,文哥儿索性便跟杨碧川聊了起来。他还挺好奇自己怎么能得了解元!

  杨碧川不答反问:“你觉得自己的答卷不应当得解元?”

  文哥儿道:“这又不是自己觉得就成的。”

  考试能不能考第一,不是看自己的实力就行了的,还得看看一起考试的都有谁。反正吧,就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他一个当考生的,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全力把卷子答完而已。

  杨碧川便给他解答了一下完整的阅卷过程。

  先是底下的同考官阅卷写评语,他拿到考卷以后会参考他们的评价进行二次点评。

  能被选来当考官的大多颇有水平,所以他们写的评语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只要是他们推上来,他这个主考官都会认真复核。

  三场考试呈上来的答卷,就数他的卷子拿到的点评最长,还是来自不同考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