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347节(2 / 2)


  钱福道:“你可以看不起你自己,但不能看不起匏庵先生他们这些前辈,你可是他们的得意门生!”他很仗义地毛遂自荐,“匏庵先生正在守制,不好劳神。接下来我多留些时日给你加练几天,三月中直接送你回余姚参加岁试。你岁试要是过了,我继续帮你准备乡试!”

  他就不信了,这样的状元二对一教学,难道还不能应付一次乡试吗?!

  文哥儿狐疑地道:“我怎么感觉你一开始就是为这事儿过来的?”

  钱福矢口否认:“怎么会?我怎么可能是记恨你当初让你二先生给我们加上几何课?不可能的,绝对没有!”

  文哥儿道:“知道了,你果然是来报仇的!”

  开玩笑归开玩笑,钱福能特意过来帮他考前突击,他还是很感动的。

  他可是要赚唐寅他们一顿饭的!

  必须好好备考!

  眼看备考时间掐头去尾已经不足一个月,文哥儿每天出去玩耍的时间少了大半,每天早上跟着文徵明一起跟着吴宽学习,每天下午等钱福酒醒了又接受状元特训。

  没错,钱福这家伙每天傍晚都乘船出去苏州城浪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施施然地回来给文哥儿上课。

  有时候吃到好吃的,还会很好心地打包回来给文哥儿尝尝看。

  没钱了就亮出自己的状元名头给人题字写文章。

  可以说是相当地放浪形骸。

  偶尔钱福夜里安安分分地歇在东庄,中午便带文哥儿和文徵明一起出去吃好吃的,一路上随口出些题考校他们。

  这样的教法,文徵明有时候不怎么习惯,文哥儿却是每天学得精神奕奕,兴头上来了还不服输地出题回考钱福。

  听得那些已经与他们混熟了的船夫咋舌不已。

  都说匏庵先生收了个神童学生,如今传言看来果然不假!

  这钱状元与小神童你来我往的问答,快得他们一句都听不懂哩!

  偶尔祝允明他们一块来玩耍,便也学着钱福给文哥儿出题。尤其是到了饭桌上,必须得答对一题才许他吃一口,答不上来便不许他吃这个菜,气得文哥儿想跟他们翻脸!

  众人就爱看他翻脸,每每难得他抓耳挠腮想不出答案便齐齐大笑起来。

  要是恰巧碰上周臣,张灵还会邀他一起把文哥儿那副想吃吃不上的纠结模样给画下来。这么难得的时刻,必须得留个纪念!

  这一手,他还是看文哥儿和他哥的相处学到的!

  咱要学以致用啊!

  文哥儿咬牙切齿。

  可恶!

  必须把他们写进日记里,必须把他们写进信里,狠狠地批判,反复地批判!

  文哥儿回到东庄后就开始给老丘他们写信痛斥钱福等人的可耻行径。

  吃一顿饭得答几十上百道题,不然就给看不给吃,是人干的事吗?!

  由于实在太气愤,文哥儿咻咻咻地就把信写完了,还是一键群发的那种。

  写完就去找临近的急逓铺。

  相比于在江南一带送信,写信回京师还是走地方上的急逓铺比较方便。

  所谓的急逓铺,其实就是急递铺,只是招牌上爱把递写成“逓”。

  急递者,快递也!

  地方上的急逓铺会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比如长洲就有利民、卢泾、萧泾、六市这好几处,覆盖面非常广,能非常方便地把公文和书信送往相邻县城,共同组成这个蛛网般的大明邮政系统。

  急逓铺属于官方邮政系统,吴宽有官职在身,可以让急逓铺帮忙捎信去京师。

  文哥儿就是去蹭吴宽这个送信渠道的。

  其实就算他不蹭吴宽的名头,拿出东宫的令牌也可以随时把信送回京,只是他也不是每次都给朱厚照写信的,所以也没好意思把它拿出来!

  还是刷吴宽这个本地大佬的脸最方便!

  今儿急逓铺里头没多少来投信的人,文哥儿便趁机跟守铺的人攀谈起来。

  一聊才知道这些急逓铺征发年轻力壮的民户和军户来当“铺兵”,毕竟身体孱弱的人根本跑不了长途。

  明朝的快递员,吃的也是青春饭,老了吃不消!

  其实一开始铺兵要求的都是附近那些“有田之家”,也就是由当地的农户出丁,后来田地被人夺走的破产农民多了起来,这些“无田之家”要是查明身世清白也可以酌情征用。

  好歹算是让他们能养家糊口,不至于沦为流民或者落草为寇。

  尤其是江南这些富庶之地,在不影响公文递送的情况下铺兵也可以悄悄接点私活,日子倒也还算过得去。

  对于这些到地方上才能听人说起的事,文哥儿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地听着。

  老丘一直倡议通过海运把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师,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庞大的运河修浚费用,也可以免除地方百姓一部分繁重的徭役。

  毕竟海运不到一个月就能走完的路,换成河运那沉重的运粮船可能得走两三个月。

  这期间船役们是很辛苦的,丰水期还好,若是枯水期说不准还要纤夫人力拖船。

  偏偏这样的苦日子,竟也是其中一部分人以“良民”身份活下去的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