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77节(1 / 2)





  虽说别人长得高高大大,还有过力大无穷的传闻,可叫人家六十好几的人去边关处理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太不人道了?

  文哥儿用“你还说不是你结的仇”的眼神望着丘濬,眼底满满的全是谴责。

  这个老丘,真不实诚!

  丘濬道:“六十多岁怎么了,我看马尚书身板还硬朗得很,当初人英国公张辅七十多岁还领兵上阵来着。”

  文哥儿幽幽地说:“……然后死于乱兵之中。”

  尸骨都没能收回来。

  就算是廉颇那样的猛将,赵王想搞名将返聘时还犹豫地先派人去瞅瞅廉颇“尚能饭否”呢!

  说起来廉颇也是挺惨的,为了给使者留个自己还很能吃、身体特别棒的好印象,积极地表演了一个大胃王吃播,一顿饭干掉了一斗米(约等于后世好几斤)和十斤肉(同样约等于后世好几斤)。

  反正一顿干了十来斤!

  结果那使者早就被人收买了,回去后找了个刁钻的角度给赵王禀报:“廉颇将军吃是能吃,但跟我坐了一小会就去拉了三次屎!”

  赵王听后直摇头,觉得廉颇已经老了,便打消了这次返聘名将的打算。

  远的且不提,就说这近的吧,换成你自己家里有个年近七十的老人家,你难道能放心让他出远门吗?

  这还不是普通的远门,还是往战区里面跑,搁谁谁能放心啊!

  丘濬摇着头说道:“他这兵部尚书不去,哈密卫那边的问题怕是解决不了。”

  文哥儿为了写《河西走廊》,也跟着王守仁他们一起查阅了不少关外七卫的资料,知道这哈密卫就是关外七卫之一。

  “那朝廷派谁过去了?”文哥儿好奇追问。

  这算不得机密,丘濬便给他透露了朝廷挑的人选:“朝廷安排了兵部侍郎张海和都督同知缑谦前去经略哈密。”

  这一文一武品阶倒也不算低,只是给丘濬的感觉都不太靠谱。

  比如缑谦去镇守辽东,就曾经因为畏罪贪功伙同其他人瞒下建州百姓被北虏过境杀掠五百多人的祸事,还等着朝廷给他们论功行赏。

  要不是被御史弹劾,这事儿就被他们给瞒过去了。

  最后缑谦他们也不过是停俸一年。

  本来朱祐樘登基以后缑谦已经被罢免,后来又被御史说他还是挺有能力的,举荐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次举荐的结果是缑谦到任半年,失机四次!

  派这样一个人去经略哈密,丘濬感觉哈密卫说不定比派他们去之前更危险。

  毕竟他们这些武将胆子大得很,隐瞒百姓死伤他们干得出来,杀掉纳款部族成员冒领军功他们也干得出来,唯有奋力抗敌、经略一方这种分内事他们躲得比谁都快!

  张海一个才从顺天府尹升入兵部三四年、没什么军事经验的兵部左侍郎,怎么压得住缑谦这种老兵油子?

  哈密卫怕是要出事。

  丘濬还是觉得马文升出马比较靠谱,要论年纪的话张海也五十好几了,连重孙子重孙女都有了,谁又比谁年轻啊?

  他也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个意见而已,马文升不乐意去就算了。

  现在朝廷这个人员安排,就让丘濬心里不太踏实。

  本质上来说,还是大家都不太看得上关外七卫,所以根本没准备好好经略哈密卫。

  文哥儿听了丘濬的分析,也跟着担忧起来。

  “哈密卫产的瓜,甜吗?”

  文哥儿忧心忡忡地问。

  哈密卫,听着就很像能种哈密瓜的地方!

  这样的好地方,不拿来种瓜可惜了!!!

  绝佳种瓜宝地,怎么能不好好经营!

  丘濬:“…………”

  丘濬道:“哈密卫没进贡过当地产的瓜,甜不甜我也不知道。”

  他真是闲着没事才给这小子讲哈密卫的事,讲半天这小子也只记挂着那么一口吃的!

  不过聊都聊了,丘濬顺势便给文哥儿讲了点史料:“《汉书》有提及敦煌乃是‘古瓜州,出美瓜’,当时哈密卫也是敦煌的一部分,可见早在汉朝时那一带就产出好瓜了。到了隋唐时颜师古为《汉书》作注,也曾提到过这地方‘至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其中,首尾不出’,所以到隋唐时期当地种的瓜仍然又大又好。”

  颜师古这话的意思是瓜州出的瓜特别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狐狸钻进瓜里大快朵颐,可以连脑袋和尾巴都露不出来的那种!

  狐狸那么大的瓜!

  文哥儿听得津津有味。

  学到了,学到了,史书里面也有好吃的!

  就是有可能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毕竟搞学术的不一定吃过真瓜。

  不管怎么说,哈密卫肯定是有哈密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