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63节(1 / 2)





  知道了,他小先生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全天下的小孩儿!

  两个人馋了一会芝麻烧饼,文哥儿便对着河西走廊给朱厚照继续讲课,讲的就是他沿途遇到的那些问题。

  河西走廊到手了,然后呢?然后它会自己繁荣起来吗?

  朱厚照现在对河西走廊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它让他知道了那么多新鲜故事,恨它让他两次走丝绸之路都血本无归!

  从河西走廊本身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来看,它既容易遭受天灾,也容易遭遇人祸,开发起来实在很不容易,到了明朝也只能靠军屯来维持朝廷的统治。

  不过,明朝立国之初采用了宋朝几度提出又几度废止的开中法,一度成功在边关养出了一批商屯!

  开中法的运作方式时商贾揭皇榜,把边关需要粮食运送到边关,然后到官府换取朝廷发放的盐引来获得食盐销售权。

  都说“天下之赋盐居其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拿到盐引、成为盐商是成为大商贾的重要途径!

  文哥儿指着敦煌问朱厚照:“如果要殿下负责把粮食运到这里,殿下觉得麻烦不麻烦?”

  朱厚照想想自己两次栽在这路上,点着头说:“麻烦!”

  这不是损失随从就是损失货物的,想想就让人难受得很!

  文哥儿说道:“商贾既想要盐引,又心疼路上的损耗,便决定花钱雇人直接在军屯附近开垦商屯,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就地交给官府换取盐引。”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本来没有百姓愿意去定居的地方近百年来陆续出现了不少商屯,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关的粮食供应。”

  朱厚照听得眼睛都亮了,说道:“真是个好办法!”

  就地开垦的话,就不用运来运去了!

  地方上的人多了,河西走廊也热闹起来了!

  文哥儿继续介绍道:“就算这地方着实种不出粮食来,只要这开中之法还在,商贾还是可以就近运粮过去解决边关的缺粮问题,这样朝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减少很多损耗。”

  有两次走“丝绸之路”的经历打底,朱厚照听得津津有味。

  少走些远路,确实可以少很多损耗,这个他是知道的!

  毕竟每离开一个地方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文哥儿都可能掏出一张特殊事件卡让他选要财物还是要随从!

  可恶!

  朱厚照认真夸道:“开中法好!”

  文哥儿笑道:“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可惜恐怕用不久了。”

  朱厚照不解地问:“为什么?”

  既然是好办法,那当然是一直用才好!

  文哥儿道:“因为朝廷经常给人赐发盐引,许多人不用运粮到边关也能轻松拿到盐引。他们直接在京师把这些盐引卖给商贾,商贾只要掏点钱就能拿到盐引去领盐,换成殿下是商贾,殿下还会辛辛苦苦往边关运粮或者去开垦商屯吗?”

  朱厚照想也不想便说:“不会!”

  文哥儿说:“这就对了,所以说这个好办法用不长久了。”

  朱厚照气愤地说道:“不赐!”

  不给他们赐,他们就没得卖!

  不得不说,朱三岁还是挺聪明的,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文哥儿道:“殿下日后要能说到做到才行,只是嘴上说说的话当然很容易。”

  朱厚照感觉自己被文哥儿质疑了,顿时气呼呼地强调道:“不赐!谁都不赐!”

  他可是说到做到的朱三岁!

  文哥儿一点都没有可能掀掉了许多人饭碗的担忧惶恐,忽悠完朱厚照就溜溜达达地出宫去了。

  至于朱厚照……

  朱厚照高高兴兴地接手了文哥儿留下的那堆特殊事件卡。

  他小先生出宫了,该换他来当西域大魔王啦!

  魔王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谷大用等人:“…………”

  晓得嘞,晓得嘞!

  这就来亏他个血本无归!

  作者有话说:

  文官们:太子亲近小神童,四舍五入就是亲近文官!

  文哥儿:咦?这是谁的饭碗摆在这儿?我踢!

  朱三岁(有样学样):我踢!

  文官:……

  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