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54节(2 / 2)


  等将来太子殿下出阁读书,他们倒是还有机会去充当侍读官(主要负责给太子念念课本)之类的。

  李梦阳问:“师弟你准备给太子讲什么?”

  文哥儿就把自己的教学计划给李梦阳讲了讲,“绵绵瓜瓞”都给他讲了一旬,接下来肯定也是一个词儿混一旬啦!

  这次他选的成语是“封狼居胥”。

  毛澄奇道:“刘阁老他们居然同意了吗?”

  这词儿一听就知道讲的是什么,讲的是霍去病打匈奴。

  瞅瞅,又是外戚出身,又是武将打仗,双重敏感!

  哪个阁老听了不得断然拒绝?

  文哥儿早就提前把下一旬的讲章递上去了,甚至还拿到了批复意见。他点头道:“同意了!”

  这下连一直在旁边百无聊赖的王守仁都好奇起来:“你怎么说服他们的?”

  文哥儿道:“我把讲章递上去,他们就同意了!”

  他给王守仁他们讲了讲自己的思路,这周的教学计划来源于他记忆里扒拉出来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大致方向就是讲述一下从汉到唐的一代代人如何打通河西走廊、如何经营西域,这里头的故事哟,他可以讲个两旬!

  众人:“………………”

  怎么回事,听起来好像确实可以!!!

  文哥儿本来只是捋了个框架交上去,现在有这么多庶吉士在场,他二话不说就拉着他们一起还原河西走廊沿途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尤其还特意询问陕西来的李梦阳知不知道什么当地的见闻。

  李梦阳哪里知道这些,他才二十出头,大多数时间都在埋头读书,走的最远的路就是从陕西来到京师应试了。他摇着头说道:“我也不太清楚。”

  文哥儿觉得有点可惜。他说道:“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亲自去河西走廊走一走!”

  “‘河西走廊’这个称呼倒是挺贴切。”李梦阳说道。

  文哥儿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也是偶然听别人说起的。”

  古时虽然有河西四郡之说,“河西走廊”却是后人总结出来的。

  中原朝廷时常会失去对这条连通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的掌控,从而丧失经营西域的天然条件。没有贸易往来,没有文化认同,朝廷注定没法让西域之地彻底归化。

  这条“走廊”得好好打理!

  提到军事,王守仁可就不困了。他说道:“你才六岁,去什么去?要去也是我先去!”他捋起袖子在白纸上绘制起了河西走廊的舆图,比起文哥儿的简笔画来,他画的舆图可就要细致许多了。

  文哥儿看得眼睛都睁圆了,趴在边上不时指指点点,让王守仁在上面加点这个在加点那个。

  王守仁虽不知道文哥儿从哪里翻出来那么多地名,还是依言给他添了上去,兄弟俩合力把河西走廊给绘制出来了。

  文哥儿不计较王守仁想抢走他活儿的事了,高高兴兴地发问:“这个能给我吗?我拿去当教具!”

  王守仁说道:“不给。要教具你自己画。”

  文哥儿:“…………”

  好气哦!

  这什么哥哥啊!

  探花罗钦顺见文哥儿被他亲哥弄得气鼓鼓的,笑着说道:“我一会帮你临一张好了。”

  文哥儿一听,立刻得意起来,翘起尾巴对他哥说道:“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怎么当哥哥的!”

  王守仁抬手薅了他脑袋一把,说道:“那你去给我们罗探花当弟弟好了。”

  文哥儿哼哼唧唧。

  罗钦顺好脾气地笑了笑。

  不知是不是朝廷挑探花真的有一手,不管今科探花罗钦顺也好,上一科探花靳贵也好,都是长相周正,脾气也非常温和的,瞧着就很有读书人风范,和他哥完全不一样!

  兄弟俩吵吵闹闹,旁人看在眼里却觉王家家风真不错。听说文哥儿是王守仁的继母所出,两人能相处得这么好,着实叫人挺惊讶。

  当然,大家都对文哥儿讲述的“河西走廊”教学大纲更感兴趣。

  难怪文哥儿能把“封狼居胥”讲一旬,也难怪阁老们能同意文哥儿讲这个词儿。连他们听了文哥儿粗略讲述的河西走廊相关内容,都想让文哥儿囫囵着给他们讲一遍,一点都不要漏掉!

  这样一串联起来,哪里是在讲什么霍去病,简直是在讲好几个王朝的兴衰演变啊!

  罗钦顺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疑惑:“太子殿下年方三岁,真的能听懂这些内容吗?”

  文哥儿道:“也许听得懂,也许听不懂,这没什么要紧的,只要太子殿下有兴趣听,我就给他讲。兴许他现在听不明白,长个几岁以后再回想起来就明白了。这就像我们把种子埋下去,不可能第二天就看到它们发芽一样,须得耐心等待!”

  罗钦顺听文哥儿这么一掰扯,也觉得颇有道理。

  教学生可不就是这样的吗?你不可能指望学生听了就能记住、记住了就能理解,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播下种子,发不发芽得看他们自己,发芽后能长多高也是看他们自己。

  他们能做的,只有把种子埋进地里而已!

  众人对文哥儿这个“河西走廊”课程都很感兴趣,既然李东阳要他们协助文哥儿细化这份讲章,他们自是各展所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擅长画图的还自告奋勇要帮忙画插图。

  有插图的话,太子殿下应该能听得更起劲!

  还有些人惭愧于自己帮不上忙,当即决定去藏书楼那边翻阅相关文献,看能不能临时抱佛脚抱出点新鲜资料来。

  整个庶常馆都绕着“河西走廊”讲章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