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156节(2 / 2)


  这可是免役啊,哪怕你想改嫁,家里人肯定也不许你改嫁。

  有个节妇在家里坐镇,不仅家里人面上光彩,还有实质的好处!官府摊派下来的徭役可是最让寻常百姓苦不堪言的东西,有机会可以免除,为什么不把握机会?

  既然都嫁来了,那就老老实实守寡到五十岁好了!

  牺牲一人,造福全家!

  到时候得以免受徭役之苦的儿孙们都会特别感谢你!

  庄昶就格外赞赏节妇。

  比如他们那边有个节妇不肯改小年龄获得旌表,庄昶就特意写诗歌咏,对这种没奖赏也一心守节的贞洁行为大加赞许。

  作为写诗动不动就来个“乾坤”“日月”“天地”“千古”的高尚理学家,庄昶自是不会写“金莲窄窄”之类的轻浮言语。

  不过他读了吴宽给他寄去的檄文,觉得吴宽这学生锋芒太盛。

  女子缠足不过是后宅小事,哪里值得上升到写“檄文”的程度?小小年纪的不好好读书,竟关心起妇人之足来,简直不像样!

  庄昶便写了回信规劝吴宽好好教导这个学生,莫要让他误入歧途。

  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态度之一。

  不过好歹不是直接抨击反对。

  随着一篇篇诗文的传播,这场由《讨“金莲癖”檄》而起的“讨伐”逐渐扩散到各地。

  虽还不至于让所有人听后便立刻给家中女眷解了足纨,至少那些个还有点进取心的读书人是不敢再在明面上吹嘘“三寸金莲”了。

  京师的媒婆们最先发现自己过去无往不利的“三寸金莲”推销手法开始受挫。

  给书香门第推,人家听到“三寸金莲”脸色就变了,当场把媒婆赶了出去。

  至于给富贾豪商推……

  对不起,商贾的消息是最灵通的。他们比读书人更先听说有同行不信邪玩小脚玩到断子绝孙的事。

  那玩意都给折了啊!

  这种奇事谁听说过?

  这谁听了不头皮一麻、兴致全无!

  要是自己也断子绝孙了,家财万贯又有什么意思?

  又不是人人都爱玩脚丫子的,但凡听到这种夸口说什么“三寸金莲”的一概拒了!

  命根子要紧,命根子最要紧!

  事态发展至此,便不是文哥儿一个小孩儿能左右的了。

  文哥儿甚至都没去打听后续发展。

  尽人事,听天命!

  倒是谢豆后知后觉地听闻文哥儿写檄文传遍全城,跑到文哥儿家泪眼朦胧地拉着文哥儿的手,一副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

  文哥儿被泪光莹莹的谢豆豆弄得一哆嗦,当场把自己的手抽走了,回给谢豆豆一脸的敬谢不敏。

  小小年纪的,怎地这么肉麻!

  谢豆试图和文哥儿“执手相看泪眼”不成,只得认真对文哥儿说道:“下次你要做这样的大事,记得叫上我一起!”

  文哥儿道:“然后你转脚就把事情暴露出去,我俩一起在美好的夕阳下挨打?”

  以他王四岁(足足两三年)的丰富搞事经验来看,每次只要喊上谢豆豆,事情多半是干不成的!

  干不成还要白挨打!

  傻子才会和豆豆讲!

  谢豆:“……………”

  可恶,这么感人的时刻,文哥儿就不能说点好的吗?!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哥哥勇敢飞,挨打自己背!

  *

  更新!今天更新不早不晚!但是很粗长!(强调

  *

  注:

  1芙蓉肉做法:参考袁枚的《随园食单》

  菜谱:“精肉一斤,切片,清酱拖过,风干一个时辰。用大虾肉四十个,猪油二两,切骰子大,将虾肉放在猪肉上。一只虾,一块肉,敲扁,将滚水煮熟撩起。熬菜油半斤,将肉片放在眼铜勺内,将滚油灌熟。再用秋油半酒杯,酒一杯,鸡汤一茶杯,熬滚,浇肉片上,加蒸粉、葱、椒接上起拐。”

  2杨一清的私淑门生:出自冯梦龙的《古今笑史》,没错,又是冯大龙在八卦,欲言又止.jpg

  原文:“杨太傅一清为中书舍人。及提学时,士以举业从游者众。迨位显,从者益众,然不过借师生义以求进取。邝编修灏始谒杨,即执弟子礼。杨讶其未曾著录。答曰:“灏少时诵法公文,遂至有成,是灏乃私淑门生也。””

  3节妇旌表相关:参考《大明会典》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至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閭,除免本家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