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142节(2 / 2)


  真是岂有此理!

  丘濬边批公文边听他把自家长辈挨个数落一遍一点正事都没耽误。

  文哥儿讲够了大人们的可耻行径又问丘濬:“您去看龙舟吗?”

  “不去人挤人的,有什么好看的。”丘濬随口应了一句。别说他不年轻了,就算他还年轻也不喜欢凑这种热闹。

  文哥儿也想起丘濬都七十出头了,便没继续怂恿他一起去,改为凑在边上看丘濬批公文。

  本来丘濬因为年事已高,根本没管着礼部多少事,结果月初礼部有处仓库不小心失火了,主管大部分事务的耿裕被关大牢去了,很多事便由丘濬临时代管。

  好在耿裕很快又被放出来了,这些事务可以陆续移交回他手里。

  现在丘濬就赶着把手头的活儿干完赶紧交接回去。

  没办法,礼部很多事务他其实不感兴趣,比如对僧道之流的考核。

  这可就有点为难丘濬了,毕竟他可是刚提议让朝廷各地限制僧道编制,新出家的人要等到缺才能补上。

  没等到编制空缺不许出家的那种!

  对神佛之道他是不怎么相信的,完全就是用治国思维来对待这些僧道。

  没编制,先憋着!

  说不定憋个几天你又觉得俗世真美了!

  现在让他来给这些僧道考评,他的想法就很简单了:不通过,不通过,统统不通过,都回家种地去,别一天到晚修道念佛不事生产。

  这事能干吗?

  那肯定是不能干的。

  可不这么干,心里又不舒坦。

  丘濬打算把这些事务囫囵着还回去,眼不见为净!

  这不,赶着要把手头这批公文搞定交接回去。

  丘濬年过七十,阅读速度一点没下降,一份公文三两下便看完了,并且飞快地写下批阅意见。

  文哥儿在旁边跟着看了一会,一脸敬谢不敏地跑回翰林院读书去,继续期盼端午的到来。

  今年上元节没张灯,百姓们同样也惦念着端午。

  到了五月初一,各户人家便给家中女孩儿梳妆打扮,叫她们这些天以最好看的一面出现在人前。

  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又叫“女儿节”,不仅未嫁女可以快快活活地出门,连出嫁女也会归宁,回到父母身边重温出嫁前的快乐时光。

  京师最受欢迎的端午游玩地点要数天坛那一带。

  那边有山有水,可游玩之处颇多,家中长辈都爱带小孩子出来长长见识。

  文哥儿没去过天坛那边玩儿,早早就起来盼着出发。

  本来端午宫中也会赐宴百官,可惜今年年景不好,上元节灯会免了,端午赐宴自然也免了,是以大伙早早便约着出门。

  文哥儿被他爹塞上租来的马车,同行的还有年纪稍大的王守俭。

  两个年纪小的就只能在家待着了。

  至于王守仁,他约了同学一块去玩儿,不跟他们一块走。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天坛那边出发,文哥儿他们不用走路也不用骑马,便趴在车窗边好奇地往外瞧。

  没一会,文哥儿就看到旁边有一群医士、医生举着标着太医院的旗帜,一路敲打鼓吹前行。

  太医院的人这是去做啥啊,居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文哥儿好奇得脑袋都快探出车外去了,又被骑马跟在马车边的王华无情地给摁了回去。

  “别探头探脑的,小心你的脑袋。”王华对自家这个特别爱凑热闹的儿子格外了解,一直在外头盯着呢。

  文哥儿趴窗沿边张望太医院列出的长队边问王华:“他们这是去做什么啊?”

  王华道:“他们要去南海子那边取蟾酥。”

  蟾酥,就是蟾蜍身上可以入药的部分。

  五月正是青蛙蟾蜍活跃的季节,南海子那一带湿地众多,蟾蜍也多,太医院的医士与医生们要展开一年一度的蟾酥采集活动。

  至于这一路旗帜招展、吹吹打打的,大概是太医院的传统节目。

  过节嘛,合该有点仪式感!

  文哥儿听他爹介绍了一番,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道:“他们要抓蟾蜍吗?危险不危险?”

  王华瞥见文哥儿满脸都是好奇,不由问:“怎么?你还想跟去抓蟾蜍?”

  文哥儿本来是挺想的,想想蟾蜍的丑模样,又一脸拒绝地直摇头。

  看来古往今来的医学生,都逃不过和形形色色医用动物打交道的宿命!

  文哥儿一路瞧瞧这瞧瞧那,很快便抵达天坛一带。

  还没到可以游玩的地方呢,马车就走不进去了。王华寻了个地方让人守着马车,领着两个小孩去和其他人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