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116节(2 / 2)


  刘吉不乐意看丘濬呈到内阁的折子,便轮到王恕他们看了。

  作者有话说:

  刘棉花:我不走,就不走!

  *

  更新!虽然晚了,但是很粗长!(振振有词

  *

  注:

  1刘棉花致仕:历史上刘吉致仕,说起来还是因为他阻止皇帝给外戚(张家那两傻子兄弟)加封,皇帝觉得他手太长了(管到皇帝家事),才亲自对他说“你退休吧给你留点体面”,于是刘吉才不甘不愿地退休去了hhhh刘棉花在弘治朝这几年转进如风得很努力了,结果栽在“家事”上,令人唏嘘(?)

  2印矩、印规:参考杂志文章《古代『印规印矩』》

  3《世史正纲》:老丘写的史书,总感觉他一天到晚都在写书……

  同时代和后世不少人骂老丘有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是“秦桧有功于宋廷”,事实上《世史正纲》里关于这段历史的观点是“要是没有皇帝授意,秦桧怎么可能杀掉岳飞这个大功臣?这事儿到底最该怪谁你们自己想吧”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秦桧确实在“忠君”、在为“朝廷”办事没错了(bushi

  第100章

  丘濬和内阁这几位阁老没一个感情是好的。

  不过今年倒是有了点微小的改变,一个是刘健有点关心那个老往丘家跑的王家小神童,一个则是王恕有点关心老丘做的饼。

  至今他们都无缘尝到尚书饼,真是令人惆怅。

  事实上他俩都曾请文哥儿过府做客可这小子对他们家似乎不甚感兴趣别人求着上门都求不来他倒是甚少往他们府上跑。

  ……说不准是老丘做的饼把他给勾住了。

  刘健觉得自家的牡丹饼也不错,可惜牡丹花期早过了没法再拿来骗小孩只得作罢。

  左右现在王家小神童已经在翰林院读书,往来的都是饱学之士,想学坏可太不容易了。

  刘健很快拿到丘濬那道奏疏以及随奏疏附送的《大学衍义补》纲要。

  他打开奏疏看了起来,里头就是非常诚恳地自荐自己的《大学衍义补》并表示自己已经把书中的精要部分摘取出来,只要打开一看就知道好不好!

  末尾丘濬还提及文哥儿和另一个陌生的名字。

  王文素。

  说的是两人有参与编纂这份《大学衍义补》纲要,其中的图表运用更是全由他们启发而已,大部分绘制工作也是由他们完成。

  文哥儿的大名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朝廷正儿八经的公文上刘健看到上头的名字时还是很感慨。

  ……这要是换成刘吉那家伙说不准就只字不提文哥儿两人了。

  即便是丘濬这样特意提及两个小辈恐怕也是有意想提携这两小孩。要不然以丘濬那臭脾气平时不把人撵出门都算特别客气的了!

  刘健对丘濬提及的图表颇感兴趣,取过那叠厚厚的《大学衍义补》纲要读了起来。

  ……开头还是让人看了直皱眉的老套言论。

  刘健是个实用主义者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甚感兴趣。

  好在纲要这玩意比正文简洁许多跳起章来也方便许多刘健一眨眼就跳过了前面好几卷的纲要直奔更有用的内容。等看到上头直观又清晰的图表,刘健立刻被吸引住了。

  真就是换个阁老都不可能像他这么容易弄懂这玩意。

  刘健可是对财政很有研究的,经常针对财政问题提意见。

  至少他没事就拦着朱祐樘搞封建迷信活动,争取能把皇室花在礼佛信道这一块的巨额经费省下来。

  没办法,谁叫朱祐樘这个当皇帝的孝顺至极,太皇太后和太后分别信佛道两教,他就两教都跟着信。

  双份信仰,双份开支,看得刘健这个当阁老的肉疼至极。

  这些钱要是花在军费上,说不准就能让士兵们多一件保命用的盔甲!

  真到上阵杀敌的时候,难道还能学那王凝之、宋钦宗一样作法请神兵来帮忙不成?多读读史书就知道了,他们的下场都是兵败城破!

  行兵打仗终归还是得靠还是得靠好盔甲好兵器好战马,求神拜佛根本没甚用处。

  刘健越看越认真。

  这玩意可真不错,用来规劝圣上非常方便。

  只要长眼睛的人,就能看明白钱花到哪儿去了!

  刘健按捺住自己动手试试的心情,接着把整份《大学衍义补》纲要看完了。

  不得不说,比起正文,这份纲要确实清晰好读。

  咳,真不能怪他没耐心,这不是丘濬东拉西扯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吗?

  刘健把纲要转给徐溥看。

  这东西得他们内阁的都看上一轮,才能呈给朱祐樘看。

  要是里头有不适合给朱祐樘看的内容,他们是可以打回去给丘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