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庶女第127节(2 / 2)


  她内心非常坚强,就像当年她板上钉钉要被大房退回去,但是峰回路转被大伯母选中,顺利留在大房。

  从这件事情看来,不要太早下决定,反而要等待转机。

  裴度的心一下就平静下来。

  晏凌那边却不是这么看的,他对身边的心腹道:“这裴度居然敢拂老夫的面子。”

  心腹道:“裴度少年得志,不知道天高地厚,之前元辅赏识,日后他若不听话,咱们可以换上咱们的人。”

  党同伐异这种事情不仅是对立双方之间,本党之间也能如此。

  晏凌却捏着短须道:“倒也不必如此,元辅吩咐过让裴度助我。只是此子才高八斗,背景不凡,其妻乃太后亲妹妹,舅兄又是承恩公世子,他也不是没有后招。”

  心腹一拍脑袋:“是啊,只是他当初冲撞过太后,皇帝也未必帮他啊?”

  “那就再等等,暗中搜集把柄。他若自己退了倒好,若是不退,就别怪我们了。不过,他倒是个有才干的,贬去外地就成,也不能撕破脸。”晏凌嘱咐。

  回家之后,晚上二人草草沐浴一番,云骊仍旧拿书出来看,她前几天做了计划是一定要今天看完的,故而现在回来知晓孩子们今日都安睡了,她就点了安神香,开始看书,完全不受什么影响,也不刻意安抚裴度。

  裴度心里在想事情,他其实是个急性子,为人不愿意受委屈,但是混迹官场这么些年,他也明白事情轻重缓急。

  还有他控制欲很强,底下的人办事他不会拘泥于身份,而是看重才干努力。

  到时候如果自己退下,那他们……

  他想了很多,云骊却是平静的看书,因为她就是很肯定裴度不会要别人,她有这个自信,如果这个自信被打脸,那也说明是男人的问题,她不会动气。

  可到时候就别怪她出手弹压他了。

  “云骊,还没看完呢?”裴度翻了个身,见她还在看,点了点她的手。

  云骊点头:“是啊,还有一点儿,我就打算今天看完的。明日还要看另外一本,所以今天的事情就必须今天做完。”

  但是又怕裴度无聊,故而笑道:“怎么啦,想和我说话,那就说吧,只要我在这里,随时随地陪你消遣。”

  裴度握着她的手道:“如果我外放了,那你……”

  “就一起去

  呗,儿子们大了,也可以陪着我们一起去。”云骊语气平静,就仿佛说自己明天吃什么一样。

  她是真的觉得没什么,哥哥的话当然是为她好,可是这个好,不是她想要的。

  养尊处优的生活她过了很多年,即便是吃苦也没什么。若没有苦难磋磨,人也不可能成长,宦海沉浮本就很正常。

  裴度倏地就笑了,也满足了。

  有什么比她能陪在自己身边更重要,更满足。

  是日,裴度就被御史弹劾他在湖广收服蛮族时,所用的人如何有问题……

  此时,云骊在娘家,正和章思源谈起此事:“他性子刚直,不愿意同流合污,况且晏凌为人,为人忌刻,未必容于世人。我看这件事情,不是没有转机。”

  章思源看了女儿一眼,“他这是为了你吧。”

  官场上峰送人也算不得什么,他自己后院还有几个别人送的呢。

  但是他自己能接受,就不代表女婿可以左拥右抱,当然女婿接纳了,只要不过分也没什么,女婿为了女儿没有接受,说明她们感情好,这比什么都好。

  云骊听她爹这么一说,有些赧然,他们家的关系,尤其是父亲女儿之间,很傻奥会这般说话,难得父亲说这种小儿女的话,她点头:“是啊。”

  “他是我的女婿,你就放心吧。”

  云骊笑着道:“那就多谢父亲了。”

  从娘家回去后,云骊就和裴度说了此事,“父亲会帮你的,你不必担心。”

  因为云骊说了不管他去哪儿她都会跟着的,因此裴度很轻松,他道:“无事,这点小事还扳不倒我。”

  但是,他知道很有可能。

  因为,贺无忌丁忧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来贺无忌准备大干一场,哪里知晓家中老母去世,只得回去守孝,他还没到夺情的地步。

  承兴帝虽然年轻,但到底是建元帝手把手教出来的,立马就道:“国家可是不能一日没有先生,先生就留在朕身边吧。”

  贺无忌连忙跪下:“陛下,大临人才济济,缺了臣算不得什么,但臣作为元辅,不能破坏纲纪,否则来日旁人人人效仿,朝廷法度不在。我朝以孝治天下,还请皇上定要批准。”

  承兴帝再次挽留,见贺无忌去意已决,遂道:“那先生一走,社稷还需人治理,先生看谁合适呢?”

  摆在贺无忌面前的有三个人,顾光诚和晏凌,晏凌是元辅亲信,变法马前卒,很多新法都是晏凌拟的,在外任也做的非常好,算得上是新党非常有才干的人。

  而顾光诚虽然政见和贺无忌不同,但二人曾经关系非常好好到无论在哪里都要住在隔壁,一起讨论诗书。

  但是贺无忌毫不犹豫道:“陛下,臣斗胆保举晏凌,他有不世之才。”

  “善。”承兴帝点头,倏地又道:“先生还有何人,可一并说来?”

  “三司使裴度,天章阁知制诰邹选……”

  承兴帝道:“朕知道了。”

  贺无忌郑重跪下来磕头,承兴帝亲自扶起他:“先生,朕送您一程吧。”

  新法是建元帝推行的,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也是不要改其志向,承兴帝当然也要子承父制,但是有贺无忌和顾光诚,他很难做些什么,只跟木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