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1 / 2)





  “好好考啊,给你爸妈考个大学回来,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夏清在车上笑着点头。

  “夏家的这几个闺女一个个的都俊着呢,又有出息,不知道以后谁能有这个运道娶到他们家的闺女哦。”

  “他们家的老大是不是毕业了?按年龄该找对象了吧?”

  “可不是,人家现在是正经的老师了,一个月三百多块钱工资呢。”

  “哎呦,拿这么多呢,志民跟秀琴得高兴坏了吧?”

  “可不,不过闺女以后总要嫁人的,工资高不高也没啥说头,到时候多要点彩礼才是正经。”

  “只要嫁的好不怕彩礼不高,东头赵老大家的闺女知道不,嫁到县城,彩礼这个数呢。”

  对方伸手比了个八字。

  “八百啊?”

  “什么八百,八千!”

  “哎呦,这得多有钱的人家啊。”

  村里的大娘们正说得欢,夏志民早就开着拖拉机出了村口了。

  “再检查一下东西都带齐了没有,这水你要带进去喝吗?”

  夏清最后检查了笔袋,准考证、文具都在,拒绝了夏禾递过来的水杯,就准备进考场了。

  第一场语文,九点到十一点半,夏禾考的很顺利,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文,最后还剩十分钟,仔细复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和遗漏,至于阅读理解跟作文怎么评判就不在她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铃声响起,监考老师收卷,确认试卷数量无误才打开教室门,考生们鱼贯而出,夏清收好笔袋悠闲走出考场。

  下楼的时候碰到了同班同学,拉着她问了几道不确定的题目,夏清把自己的答案说了,对方听完就一脸崩溃的表情。

  “我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而且考都考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要因为这一门影响到下午的考试。”

  对方强颜欢笑的点头,“我知道,不过应该是我错了,当时两个答案不确定。”

  本来有百分之五十的正确率,一旦选择错误就是零。

  班主任也在校门口,看到本班的学生会问几句或者说几句安慰的话,夏清出来的晚,班主任见到她挺高兴,问她考的怎么样。

  夏清实话实说,“还行,检查了一遍没有写错的。”

  班主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到目前为止,夏清是班里第一个敢肯定自己没有答错的同学。

  “那就好,下午数学好好考,中午最好休息一下,你是怎么安排的?有地方休息吗?”

  “我家里人都来了。”

  夏清指了指外面,隔着门她就看到她爸和姐妹们在路边等她呢。

  “那就好,赶紧去吃饭吧,别让家里等急了。”

  班主任是教过夏禾的,夏琳夏雯虽然没教过,但学校就这么大,学习好的同学老师们都认识,特别是夏家姐妹,实实在在的令人吃惊,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见识都是一般,怎么就能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呢?难不成夏家的祖坟风水好?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时间跨度较大,文章内容秉持着张弛有度的原则,有紧有松,按照我平时的习惯,不大习惯拖沓,但在这篇文里也尽量学习如何细致化的描写。

  接下来只要时间允许会多更的,感谢大家支持,评论的宝宝们有红包回馈哦,爱你们,么么哒~

  第13章

  三天所有科目考下来,夏清感觉还不错,结束后被班主任拉到办公室对了所有科目的答案,保守估了七百二十分左右。

  班主任拿着这个估分成绩很高兴,脸上的笑容完全发自肺腑,“这个成绩稳了,不管哪个大学都能上,过几天就要回校填志愿了,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去年省状元考了七百二十九分,今年相差不会太大,夏清的这个成绩,全省都能排进前十,跟几次模拟考试只有几分的出入,有生之年能教到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班主任感到非常荣耀,尽管这个成绩绝大部分是因为夏清自己的努力而获得。

  “我二姐在首都,我想报首都的大学。”

  这是夏清给别人的答案,真正的原因是上辈子她就是在首都读的大学,毕业后也就在首都工作,对那里很有感情,也习惯了那里的生活。

  她看似对什么都不在意,适应力也很强,到她内心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喜欢什么就会一直喜欢。

  她喜欢首都老旧的街道,喜欢首都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亲近,喜欢首都新与旧的完美融合,既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又与最时尚最潮流的火光碰撞,包容性极强。

  班主任对夏清的回答很满意,这样的分数,不报首都的大学才是暴殄天物呢。

  “那是,姐妹俩有个伴好,按照去年的分数线,这几个学校都可以报。”

  班主任用红笔圈出来的,正是首都的几个名牌大学,清大、首都大学、人民大学等赫然在列。

  校门外,夏志民戴着草帽坐在树下等,今天只有他一个人来,夏禾姐妹三第一天就晒的差点中暑,第二天夏清就不让她们陪了。

  夏志民脖子上挂着一块毛巾,脸上有汗了就低头拿毛巾擦擦,夏清在陈老师办公室耽误了一会儿,夏志民并不着急,只是眼睛紧紧盯着大门,看到女儿背着书包出来,忙拍着屁股上的灰尘从地上起身,笑着迎了过去。

  “我看其他学生都出来了,想进去找你,又怕跟你走散了。”

  夏清解释了一句,“陈老师找我估分的。”

  夏志民给夏清放书包的手顿住,回头关心的问道,“估了多少分?你们老师怎么说的?”

  学校门口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夏清让回去再说,夏志民“哎”了一声,坐上前座发动拖拉机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