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095皮糙肉厚叹而观止(2 / 2)


  我没好气:“我这容貌就算是碰到歹人,人家也没那心思劫色,你就放心吧,哼。”

  曹植扑哧一笑,这会明白过来,他之所以被我吸引,不正是这些大出人意料的话和举动吗?虽然此女相貌不佳,但确十分可爱,仿佛她身边的东西都是活的,对,都是鲜活的。

  我越过诸葛亮瞪向眼曹植,张口便道:“有那么好笑吗?亏你还是大才子,连雌雄都分不清,还好意思笑。”

  我这火撒的可冤枉,曹植委屈的摸摸鼻子,对上诸葛亮谦意的眼神,轻声嘀咕道:“我肯定不是第一个。”

  在场的没一个是傻子,他说的不是第一个,意思不就是说,天下间看不出我是雌雄的人,他不是第一个嘛。变像的说我长的寒碜呗,我怒的腮绑都鼓了起来。

  这时诸葛亮把手往我面前一伸,理直气壮道:“拿来。”

  我诧异:“什么拿来?”

  诸葛亮:“包子,我饿了。”

  最后在曹植劝说之下,我们三个出现在寿春最大的酒楼的二楼包厢。

  这家酒楼确实是气派,一半修在湖泊之上,坐在这二楼的包厢中能将湖水里鱼虾尽收眼底,同时还有那刚出头的尖尖角,翠生生的倒印在水中,刹是好看。

  不难想像,此处若是到了盛夏会是如何的美景,那时就是:碧玉连天香随意,翠屏接引万点红。

  曹植对这也是赞不绝口,说什么到了夏季定要来这观观荷色连天的美景。

  诸葛亮以为他只是一个名门正太,家底丰盛之人,我却没跟他客气,一口气连点了十来个名字上听起来很有诗意的招牌菜。

  心想你老爹表面上一派正气,好像个正人君子,其实就是个挖坟掘墓的祖宗,手里的全都是死人钱,我帮他花一点,说不定还是积公德呢。(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曹操起家的钱财,大多数都是盗墓所来,否则在当时,他曹操也是没有财力兴兵作乱的。)

  这会平静下来,我才开始琢磨曹植怎么给自己取名叫苗植,还字修远,昨晚他还在城墙下说自己姓黄呢。

  曹植被我看的不是很自在,移了移身子便对着诸葛亮道:“请问孔明兄可是来自襄阳?”

  诸葛亮:“正是。”

  曹植喜道:“唉呀,我刚才还在想,会不会是同名同姓之人,原来真是碰到水镜先生的高足了,失敬失敬,真是有缘啊……”

  我撇嘴,老是听他说有缘有缘,一会我是不是应个景给他们来一段,啊……啊……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诸葛亮平淡一笑:“不知苗兄是那里人?”

  名人就是不好啊,人家对你知根知底,你却连人家的屁屁都不知道,唉,可悲,我晃了晃头,吃茶。

  曹植:“在下洛阳人士,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水镜先生的高足,太让人高兴了。小二,小二……”

  他一声高喊,楼下立马传来小二的呼应声。

  店小二一进来,还没说话,曹植便抢言道:“把你们店里最好的酒拿上坛来。”说罢,往那店小二怀里丢了一锭银子。

  我定眼看去,嗬,份量可不轻啊,五两银子,出手可真是阔气,不愧是盗墓祖宗曹操的儿子,暴发户。

  诸葛亮眼神变了变,漫不经心的说道:“原来苗兄是洛阳人啊,这么远赶来寿春,路途一定很辛苦吧,不知道苗兄可有碰到朝庭的军队。”

  三国是期的文人士子,大多都是随性洒脱之人,只要相见投缘,私底下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问出处,只谈风月。若是问了,那就是大忌讳。

  诸葛亮虽然没问,但后面这句,其实也就是试探。

  曹植聪明盖世,又怎会不知,挥退了店小二后:“自然没碰上,要是碰上了,早给拦住了,那还有机缘撞上二位呢。不过我到是知道,各路诸侯都在汝南聚师,其中以曹孟德为首领,我看,最多两个月,寿春马上就要陷入纷争了,唉……”

  曹植装模做样的长叹一声,眼神滴溜溜的瞄了我两眼,我鄙视他,自己老爹的名字让他说说朗朗上口,没半点扭捏。他就那么自信,我不会戳穿他就是曹植?人家诸葛亮可是直说了,我是他未过门的妻子。

  不管怎么说,夫妻总比这半路相逢,谈不上朋友的朋友要熟,要知心吧。这曹植到底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最他最后那一句颇感兴趣:“哦,苗兄为何认为是两个月?”

  曹植打了个哈哈:“各路诸侯已经全都到了,就连那刘关张都已投效,吕布又死了,张绣前不久也投效了曹孟德,天时地利人和,顺风顺水,此时不打寿春,又待何时呢。”

  呀,这个消息蛮惊人的,我只知道吕布是死在曹操的手上,而曹操是为了表面上是为了笼络刘关张,借着替刘备伸张正义为名,攻的小沛,暗地实质上是垂涎徐州已久,只是欠个时机罢了。

  没想到吕布这么快就死了,而张绣投降我到是不怎么关心。

  诸葛亮听完脸色微微一变,曹植话语虽是简短,却是将近来的大事局势全都掺合其中了。

  “如此说来,寿春只怕很快就要沦陷了,那苗兄还往这里来做甚?不怕有危险吗?”诸葛亮赞同道。

  曹植满脸无惧:“我无意权势江山,更无意名利傍身,只想做个游子,早就听说寿春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美焕美伦,而又是美人之州,一路行来,又怎能不来看上一眼呢。再说现在虽然箭在弦上,续势待发,可必竟还有几个月安定,那时我早已南下了,又有何惧哉。”

  我白了他们一眼,炫耀自己书读的多吗?一个个说话全都文绉绉的做嘛,无聊。

  这时我们听到有店小二上楼的脚步声,曹植和诸葛亮赶紧收了声,就是刚才他二人说这些事,声音也是极小的。

  那店小二抱着一坛子酒屁颠颠的跑了过来道:“几位客官,酒来了,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荷香酒,东家放酒窖里藏了五个年头呢。若不是客官出手大方,我们东家,还舍不得拿出来,呵呵呵。”说完那小二憨笑。

  我到是有了点兴趣:“荷香酒?是用荷花上的露水加花粉酿的酒吗?”

  我也就是这么随便的一猜,没想到店小二吃惊的瞪着眼看我道:“这位客官,你真神啊,怎么一听就知道,我们的店里荷香酒是取露水和花粉酿的呢?”

  店小二这一吃惊,就连诸葛亮和曹植都微愕的看向我。

  我咋下了舌,鄙夷的白了一眼:“你自己都说荷香酒咯,有什么难猜的。你要说桂花酒,那就是用桂花酿的呗,把人当傻子呢。”

  诸葛亮和曹植相视一眼,呵呵大笑,那店小二也有几分不好意思,放下酒坛子便嘀咕道:“我在东家这干了七年了,说实话,还真没人一言道中的。”

  我无语,这小二真是不开窍:“不是没人一言道中,而是聪明人不想把脑筋用在这上面罢了。”

  店小二脸红了红,很窘的搓搓手。

  曹植笑够了,便让那小二下了楼,走时又喊了声,叫他们快些上菜,眼看着就是响午了,早上吃的包子早就消化光了。

  封酒的红泥一拍开,果然是一阵阵的荷花香掺杂着酒香,漫漫扬扬的就在屋子里飘开了,连我这个不爱闻酒味的人,也被吸引的凑到酒坛边上嗅了一下。

  “好香啊,难怪叫荷香酒。”

  曹植:“早就听说寿春天香楼的荷香酒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孔明兄,来,小弟敬你一杯。”说罢端起酒杯爽朗的一口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