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7节(1 / 2)





  果然就有人说:“乡君真是心善,叫我说啊,要是能查出来是假冒的,还得去找他们的麻烦,告他们去吃官司。还有那故意带他们来找你的人,也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此言引得一些人的赞同,纷纷表示:“就不要姑息这样的人。不然,就得有人专门来行骗了。”

  也有那别有用心的人问:“如果是真的呢?”

  “真的就真的呗。我这不是好好养着吗?”辛湖反问道。

  话间刚落,就有人替辛湖说话了,“可不是,好好养着抛弃了自己的亲人,这已经很不错了。还想怎样啊?”

  一句话就把那人给堵住了,她总不能说:“你要给辛家人多少家产,该如何如何对辛家人吧”别人家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啊?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划脚?辛湖这样的做法,已经很好了,还有人要说一声她心好。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这事就是有心人故意搞出来的,不过是红眼病发了。甚至有人想得更深远,这是不是想借着辛湖来对付大郎,对付大郎也就是想对付燕王。

  燕王现在可是众人都避不敢谈的一个话题,你说皇帝不喜欢这个儿子吧?不尽然,最近就在亲近的臣子与妃嫔面前多次提起燕王,想念之情不言而喻,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给燕王。

  你说他喜欢这个儿子吧,又偏偏把他丢到那个地方去,多的是好地方不封给燕王。整个安庆朝,总共就一个亲王,想封多好的地方,都没人会说什么。大家都知道,凉平府真不是个好地方。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实在是太矛盾了,猜也猜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说有人想对付燕王,这话要是传到皇帝耳中了,可得引起一阵腥风血雨了。就算有人真的有什么心事,也不敢明着说出来啊,更不敢有所行动啊。就只得拿辛湖这等小人物来敲边鼓了。这很多人,就认为辛湖也不过是神仙打架小鬼遭秧罢了。

  哪里是有人想给她找到亲人啊,就是想给她添堵呢。

  再加上谢夫人和张婶婶等熟知辛湖的人,也不时说些辛湖小时候的事情。知道她八岁九岁时就种田下河,过了好几年十分艰难的日子,想一切办法糊饱一家人的肚子,最终才会有了今天的成就。不少人还是佩服她的。

  “你们是不知道哦,阿湖打小就会弄吃的。以前灾荒时,大家都没粮了,只等着饿死了。她就在湖里挖了蚌回来吃。我们都说不好吃,又腥又臭。可是她弄出来的就格外好吃。我们就靠那一湖的蚌度过了那年的春天,熬过了灾荒。”谢夫人说。

  张婶婶又接口说:“可不是。阿湖想方设法的弄吃食。好多大家以为不能吃的东西,都是她先吃,吃过了才教我们大家吃。这也是情势逼人啦,她是个命大的。病得快死时被父母亲人抛弃,快饿死时,什么东西都敢试着吃。不仅养活了她自己,也带着我们一村人的都熬过了灾荒年。大家都感谢她,说她聪明,她倒是说,不吃就得饿死,就算死也不能当个饿死鬼。”

  两人的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那几年的灾难日子,大多数人家都受到影响。就算没受到影响的人,也听说过,甚至见到过。自然知道大家的日子难过,没东西吃,一个九岁大的孩子,还养着三个小的孩子,能活下来真的要说命大了。而要不是她那么努力的干活,也不可能活下来,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谢夫人又说:“她和大郎,一个八岁多一个九岁多,两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天天跟大人一样下地挖田种庄稼,出去打猎,下河摸鱼,什么活儿都干,累得每天连喊累的力气都没有。还养大了三个弟弟,真心不容易啊。”

  这些事情,虽然在辛湖获封乡君时大家就已经知道了,可现在听谢夫人和张婶婶这两个当事人,旧事重提时,依旧非常有震憾感。谁也不敢说,自己处在她那个年纪,那个处境能过得比她好,能活得比她有能耐。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

  况且她聪明好学,能吃苦耐劳,又能文会武,会做一手好吃食。这些优点,又有几个人有?所谓有付出就有回报,那些眼红的人,这会儿也不禁有些悻悻然了。生怕别人说,有本领你自己也做到象她这样啊?

  辛湖虽然表面上装成云淡风轻的模样,心里其实也很窝火。

  这个辛二丫,真真是人小心大,比她老子娘还令人讨厌。辛家夫妻一来被辛湖吓到了,二来也知道被看管的死死的,不敢乱动,真怕辛湖弄死他们,就算不弄死,弄个半死不活更惨。再者,二人也是吃够了苦日子,一留下来好吃好喝的供着,还有下人仆妇侍候着,啥活儿也不用做,这种日子令他们暂时只顾得上享受,没心思和辛湖闹事了。

  而这个二丫呢,换上辛湖给她准备的新衣服,还嫌弃是棉布的不是绸缎的,那些各色绢花,小珍珠等的小头饰也不喜欢,就爱辛湖的金簪。不时要和仆妇说:“我大姐呢,我要大姐那样好看的衣服和头饰。”

  仆妇笑道:“辛二姑娘,你不过八岁,这些可是最适合你用的衣服与饰品。乡君可是大姑娘家的,并且可是有品级的。她用的东西,你用不得,用了可是要被皇帝杀头的。”

  这样连哄带骗的,才能唬住了她,当然了其中还真的给她弄了两样银饰,与两条漂亮的花裙子,才算是堵住了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