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节(1 / 2)





  就连平儿都很是着急的问过:“大姐,你有没有看中的人。”

  现在的平儿也已经十四岁了又考中了秀才,算得上是成年人了。开始操心大姐的婚姻大事。他不想看着大姐年华白耗掉,但又知道,真的难得找到合适的姐夫人选。就希望她能自己瞧中某个人,大家再商量商量,看这个人值不值得嫁。

  其实也有人暗中和他打听过辛湖,流露出想结亲的想法,都给他以兄长不在家,自己不能作主给推了。因为他也没发现这些人,能配得上自己的大姐。在他眼里,辛湖值得更好的,这个清源县太小,真心找不到。但辛湖却真的拖不了几年了。

  这种时候,平儿就格外的希望大郎能快点回来,让他来处理这个事情。而且,他心里还觉得大郎同袍多,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说不定,大郎已经选好了人呢,有大郎的把关,他对辛湖的婚事才更有把握。

  殊不知,刚回京的大郎与众将领,匆匆吃地一顿饭,就立即被打散了。能封官的人被分到各部,就好象生怕他们全跟燕王一条心,会造反似的,官阶都很低,也都是些闲职。

  他因为战功多,又是江大山的外甥,还能领了个礼部六品主事,其他好多的人,都只能领个七品官,甚至不入流的小吏都有。所以,他立马正式走马上任了。

  上头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回家乡的时候,就扔了一堆的公务给他,还说:“陈大人,我们这里人手一直不足,非常繁忙,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了。”

  他连东南西北都没摸清楚,就被淹没在公务堆里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归于礼部,实际上他以为自己会归兵部管。或者分到京里的兵马司,做谢公子的手下,巡城或者守皇宫等。因此,现在的这个职位,简直令他不知所措。

  而且燕王年纪可不小了,早该成家了。皇帝大手一挥,命令即刻修葺燕王府,并且开始给燕王选妃。

  皇帝今年才四十三岁,安庆帝上位后,也过了三年到第四年了,因为国库空虚,各地事儿太多,他一直没有正经选过秀女,不过是纳了两个低阶的妃子进宫,除了他还没登基时就跟在身边的两位老人,后宫中总共才四人,才将将生下了一位小皇子,两位小公主,大的不到三岁,小的不到两岁。后宫如此空虚,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要正儿八经的第一次选秀女。

  三桩大事赶在一起了。把整个京都,包括六部都忙得人仰马翻的。大郎这等闲职新官,大部分派去做这些活了,简直忙得脚不沾地。

  他只是通过谢公子了解到芦苇村的一些近况,草草写了信回去,让辛湖他们知道他的近况,其他的事只有慢慢再作打算。

  收到大郎的信,辛湖喜的是,他终于安全回京了,还当上了官,忧的是,他居然没有提婚事,也没有让他们进京。一时间,她也搞不清楚大郎是何意。只好提笔写了封回信,告诉他家里一切皆好,平儿还考中了秀才。只字未提自己的事情。她不知道该如何说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爱情是个难题啊。两情相悦,与长相厮守,更是难。

  第140章 新

  大郎到京后, 一直住在谢大嫂名下的一处小房子里,虽然有谢家在这里给他专门安排了几个下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大郎就请谢管家帮他寻找合适的房子。

  “陈大人,您打算买多大的?”谢管家用十分尊敬的语气问。

  大郎咳了几声, 实在有些不好意思谢管家称他大人, 说:“你还是叫我大郎吧。”

  谢管家笑了笑,说:“礼节不可废,没人时, 我们能象以前一样随便, 但在有人的时候, 我一样也要这样, 还不如一开始就做好, 慢慢习惯就好了。”

  其实他现在虽然还是谢家的管家,但实际上他早就是良民了, 就连他的儿子谢五,侄子谢七都是低阶的官了。他在谢家这个管家的名头也是暗地里的, 但管的事却很多, 基本上谢家的事,都还是他在打理。因为谢公子在京里其实也没什么心腹手下。能放心用的也都还是旧人。如果谢管家不帮他,他真有点顾不过来。

  毕竟谢家离开京都多年才回来,当年的用顺手的下人们也早就死的死,散的散了,京里形势太过于复杂,他们也不敢随便相信人, 对下人的选择就得十分小心。

  “我手头上有皇帝赏的三千两银子,一百两黄金。能买个多大的?”大郎问。

  其实,他的身家可不止这些,这几年在外面打仗,哪能不积赞下来一些好东西啊,况且他也算是燕王的直系,所以他真心不缺银子。只不过不敢随便拿出来罢了。

  “三进的该是够了,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比如地段,比如房子的新旧等等。”谢管家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