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6节(1 / 2)





  江大山却瞪大了眼睛,这与他在邓强身上找到的令牌一模一样。看来他们是一伙人。没想到,这伙人的势力这么大,已经入侵到京都了。大半年过去了,江大山没想到自己还能再遇上这一伙。不过这样一来,他对少年就更加同情了。这少年的身份只怕也不简单。

  另一边,中年人带着个婢女默默的把自己的人全部堆在一起,也不挖坑,而是直接砍了一大堆柴草就把大家给烧了。

  少年与中年人商量了一下,过来与江大山他们道了谢,他自称姓赵,又问:“不知恩人准备去哪里?”

  “我们本来要进京的,就不知道现在还去不去的成?”江大山答。

  “刚才追杀我们的是兵马司的人。你们怕是进不了京了。这里也不宜久留。如今我没能力报答你们。这块玉佩是我的信物,留给你们了。我们得快点走了。”赵姓少年说完,居然就带着母亲与弟弟的尸体走了。他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处事却十分果断。

  江大山和谢五,王林都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了,立马返回绵城去找谢公子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三更。

  第106章 张村

  此时的芦苇村, 众人正在搭建房子,眼看着天气冷起来了,地里的活儿也干完了,胡家人当然不能还住在湖边过冬啊。所以就在村子里找了块空地盖新房子。

  他们把房子选在张家旁边了, 按照村里房子的格局, 也盖了个三间正屋三间灶屋的小院子。木头的框架结构,再加上芦苇与黄泥垒成的厚厚墙壁,比湖边的房子要保暖很多,也牢固很多。

  只是没有砖,大家也不会砌火炕, 是个问题。火炕要用的砖,总不能象搭灶台一样, 随意找些石块,再混和有粘性的黄泥巴砌。

  “没有火炕,冬天会很冷, 怎么办?”大郎说。

  “就是, 这里冬天很冷的, 天天都得烧炕。”谢三伯也说。

  “不怕的。我们多备些柴, 冬天就烧火盆。”胡大哥说。他们家以前也没用过火炕, 冬天太冷的时候, 也是要烤火的,在屋子里烧两个火盆,也会暖和很多。

  既然胡大哥这么说了,大家也就不在纠结火炕的事情了。

  胡家的房子盖好了, 大家又帮江大山盖房子,好让他一回来就有新房子住,就在大郎家隔壁,正好还有空地。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总算把两座小院子盖起来了。期间,谢三伯又带着大郎几个人出去打了一趟猎,也同样没走远,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改善生活,毕竟在盖房子呢,村里也得有人手干活。

  等两座新房子都盖好后,阿信和阿志也有空了。谢三伯这次就准备跑远点了,主要是还想再去买些粮食回来,顺带也要了解一下外面的消息。谢公子他们走后,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心里也很担心。

  决定好要出去后,大郎问:“这次你要不要跟着去的?”

  “我不去了,你还是带他们往这边走吧。”辛湖指了指当初他们救回小石头一家的那条路。

  她懒得去了,一来家里四个孩子,确实需要人照顾。二来,出去一趟累死个人,还很有可能没什么收获。如果能去个大城镇,随便逛逛,她还蛮有兴趣。现在一想到翠竹村那边的小集市,她就没兴趣了,宁愿呆在家里。

  “恩。是准备去看看。我想把刘大娘也带上。”大郎点头,毕竟往这边走,前面是有州县的,虽然不敢确定有多远,但总要试试,要不然,光靠去翠竹村那边,恐怕是换不回来什么粮食的。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没多少盐了。那条路,刘大娘说不定比他还熟一些。

  “对的,把刘大娘带上。”辛湖也觉得那条路是当初刘大娘她们走过的路,刘大娘多多少少要了解那附近的情况。

  “要给你带些什么回来吗?”大郎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