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2 / 2)


  “哦?顾震不是让仵作查验过,他是醉死的?”

  “我始终有些疑问,康潜平日极少饮酒,就算想借酒消愁,恐怕也不会一次喝那么多。所以我怀疑当晚可能有人在一旁哄劝,甚至强灌。之前,我给康潜演示了如何从外面闩上门闩,他有些害怕,马上从炉壁里抠了些黑油泥,把门板上的蛀洞填抹上了。刚才我从武家出来,又看了看那个蛀洞,觉着蛀洞上油泥印似乎有些不一样,但不能确证。康家房子锁了起来,万福让武翔代为照管。我便从武翔那里讨来钥匙,进到康家厨房里,查看了一下炉壁。填抹蛀洞并不需要多少油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康潜只在炉壁上抠了一下。然而,刚才我看时,炉壁上有两道指印,而且都是新印迹——”

  “想谋害康潜的只会是一个人——彭嘴儿。”

  “嗯。只是彭嘴儿现在已死,这桩命案也就只能沉埋地下了。”

  赵不尤和墨儿不约而同都叹了口气,一起进到屋中,还没坐下,温悦和瓣儿从后面走了出来,两人神色有些古怪。

  温悦道:“有件事得跟你商量。”

  “什么事?”

  “是瓣儿。这一阵,她自个儿去查了一桩案子,就是上个月的范楼无头尸案,最后竟被她查清楚了。”

  “哦?”赵不尤望向瓣儿,很是意外。

  瓣儿笑着吐了下舌头,小声说:“哥哥不要骂我。”

  赵不尤笑起来:“这是好事,骂你做什么?不过,那案子真的被你查清楚了?”

  墨儿在一旁也惊问道:“瓣儿?你一个人?”

  瓣儿眨了眨眼:“还有两个朋友帮我。”

  墨儿催道:“快说说!”

  瓣儿难为情道:“还是嫂嫂替我说吧。”

  温悦便将前后经过讲了一遍。

  赵不尤听后不由得笑起来:“好!不简单!实在不简单!”

  墨儿也满眼惊异:“真是了不起!这案子我是破不了。”

  瓣儿又笑着吐了吐舌头,随即小声道:“你们别忙着夸我,最关键的,嫂嫂还没讲呢。哥哥,你得先答应我,不许骂我,也不许撵她走。”

  “哦?还有什么?”

  温悦道:“她瞧着侯伦父子那么对待侯琴,气得不得了,就和曹喜、池了了一起去青鳞巷把侯琴接了出来,带到咱们家来了。我没和你商量,自作主张把她留下了。瓣儿,你去把侯琴妹子请出来。”

  瓣儿忙望向赵不尤:“哥哥?”

  赵不尤略想了想,道:“瓣儿做得对,侯伦父子所为,虽然并没有触犯律法,但于人伦情理上都决然说不过去,若真要告到官府,我自会力争。侯琴留在咱们家,不过多一副碗筷。”

  瓣儿笑着道:“谢谢哥哥!我去叫侯琴姐姐出来。”

  不一会儿,瓣儿牵着侯琴出来了。侯琴仪容清婉,但面色苍白,她轻步走到赵不尤面前,深深道了个万福,轻声道:“多谢赵哥哥和嫂嫂收容侯琴,侯琴无以为报,愿做牛马,终生服侍你们。”说着流下泪来。

  赵不尤忙站起身:“侯琴姑娘万莫这么说,你来了我家,便是瓣儿的姊妹。”

  鼓儿封听池了了回来说她用鞋子抽了侯伦,不由得哈哈笑起来。再听到她和瓣儿、曹喜一起救出了侯琴,更是觉得快慰。

  这一向他身体抱恙,并没有出门,想起许久没见老友刘合一,便跟池了了说了一声,出门沿着护龙河往北走去。

  手指残断以前,他最善吹笛,被人称为“玉笛封”。刘合一与他是师兄弟,善奏筝,人称“铁筝刘”。他们两个当年随着师父学琴时,师父曾反复告诫:“琴凭一口气,笛借一根骨。琴技都在其次,任何人只要肯苦练,都不会太差。但若少了骨气,这琴音笛声就失了力,丧了魂。”

  他们师兄弟两个始终记着师父教诲,从不敢稍忘。二十多年前,蔡京初次升任宰相,在府中设宴,招聚汴京各个行院会社中的妓艺魁首前去助兴。玉笛封和师弟一向鄙弃蔡京为人,都没有去。过后没几天,两个人出去赶场,深夜回家时,街角蹿出一帮泼皮,摁倒他们两个,用刀将他们的食指各砍掉一截。

  两个人都是靠手指吃饭,食指缺了一截,都不能再奏笛弹琴。刘合一只好去做苦力,玉笛封却身子瘦弱,做不了力气活,加之妻子刚刚病逝,丢下一个才半岁的儿子,生活困顿无比,只能勉强熬着。指伤稍好一些后,他便咬牙苦练鼓艺,幸而乐理本相通,练了半年多,渐渐能靠鼓艺混口饭吃,艺名也从“玉笛封”变作了“鼓儿封”。

  如今年事已长,师哥刘合一积年劳累,最近又患了风症,瘫了半边身子,病卧在床上,全靠儿子刘小肘挑着担子,卖些干果度日。

  两家离得不算远,鼓儿封在途中买了些烧肉提着,没一会儿,就到了刘合一家,门虚掩着,父子两个只赁了一小间屋子,房内十分昏暗,刘合一躺在一张脏旧的床上,只听得到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见到他进来,刘合一费力撑起身子,他忙过去在师哥背后垫了个破枕头,老兄弟两个握着手,说了好一阵话,鼓儿封又笑着闲聊起池了了和朋友破了范楼案的事。

  刘合一听后一惊,吃力扭着身子,从褥子下面取出三陌钱,喘息了半天才道:“你说的董谦就是救我的那个恩人!两个月前,我走在路上,忽然中风摔倒,有个年轻人雇了辆车把我送了回来,还留下三陌钱,又不肯说出姓名。我让儿子到处打问,上个月才终于知道他叫董谦,可听说他偏偏被人害了性命。我这境况,报恩只能等下辈子了,可这三陌钱无论如何也不敢用。他既然还有老父亲在,你帮我个忙,把这钱给他父亲还回去。”

  鼓儿封听了十分纳罕,本来范楼案始于池了了,嫌犯又是曹喜,就已经让他吃惊无比,没想到师哥和董谦竟也有旧缘。

  他连连感叹着,揣好了师哥的那三陌钱,又嘱咐了一番,才告别出门。出来才发觉天色已经暗了,但想还是尽早把师哥的心愿了掉,池了了说过董谦家在南边,离得也不算远。于是他回到家,跟池了了说了一声,便往南边走去。一路打问,找到了董谦家。

  大门关着,他正要抬手去敲门,门却忽然打开,一个人猛地冲了出来,撞上了鼓儿封。两个人一起摔倒在门前。鼓儿封坐倒在地上,那人扑跪在他怀前,昏暗中,那人抬起了头,鼓儿封仔细一看,惊了一跳,是曹喜!

  曹喜看到鼓儿封,也脸色大变,慌忙爬起来,飞快奔走。等鼓儿封费力爬起来时,曹喜早已隐没在夜色之中。

  鼓儿封呆望半晌,曹喜来这里做什么?他为何那么慌张?

  他隐隐感到一阵不祥,忙转身朝院子里望去,院子里十分寂静,只有正屋中透出一点灯光。他唤了几声,没有人应。便小心走了进去,到了院中,又唤了两声,仍然没有人应。他便走到正屋门前,向里望去,桌上点着盏油灯,桌边并没有人。他又探头望向两边,猛地看到左边地上躺着个人,他试着叫了两声,那人却纹丝不动。他顿时有些慌惧,但想到曹喜刚才慌张情状,便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灯影昏昏,走近才看清那是个白发老者,头朝门趴伏在地,后脑一汪血一直流到地上。

  鼓儿封越发怕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惊立了半晌,才想到转身离开,旁边忽然传来开门声,随后一阵脚步声来到正屋门外,鼓儿封扭头一看,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衣着是仆人。

  他见到鼓儿封,瞪大了眼睛,大声喝问:“你是谁?”

  第四章 龙柳卦摊

  人患事系累,思虑蔽固,只是不得其要。——程颐乙哥早早来到东水门外。

  龙柳树旁,那个卜卦的乌金眼已经坐在卦摊上,还没有人来卜卦。他斜着脑袋空张着一双大眼,在想事。乙哥走过卦摊,来到旁边的军巡铺屋前,那里有几棵柳树,乙哥便蹲在树下,偷偷瞄着卦摊。

  能得这个差事,他极快活,挣得多,还轻省。

  他父亲原是县学里的教授,可他才长到五六岁时,父亲就病死了,丢下他母子两个艰难过活。他因跑得快,十一二岁便开始替人传话送信,每天挣几文钱帮衬母亲。幼年时,父亲曾教他认过一些字,父亲过世后,家境艰难,便没再念书。看到其他孩子去童子学,他眼馋得不得了。后来替人送信,信封上都有写信、收信人的名字,每送一封信,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对着认,几年下来,倒也学了不少字。有时候,信封没有封粘,他就偷偷取出里头的信来读,信里什么事情都有,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比听人说书还有趣。别人却都以为他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