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2 / 2)


  王羲之跟着郗璇走进席间。郗璇坐下来,王羲之侧躺在她的双腿上,郗璇伸手帮他揉了揉额头。

  王羲之闭上眼睛,语气无奈的将王徽之做的‘好’事告诉郗璇。

  王献之一身清爽的从澡屋里走出来,鸿雁从屋檐上飞下来,跟在他的身旁。

  王献之对它招手,带着他回客居。

  回到客居时,水碓跟翻车已经送来了,正搁置在庭院里。

  葛洪坐在院中,看到王献之回来了,他笑容慈祥迎上去:“七郎来了!听闻你今日去了王家田园,对这翻车与水碓极为着迷!”

  葛洪是个爱钻研的人,他就喜欢跟他一样爱钻研的人!听说王献之不顾泥地脏污,跳到地里琢磨翻车,葛洪大为佩服!觉得这孩子将来大有造化!

  看到摆在庭院中的翻车跟水碓,王献之走过去,指了指翻车跟水碓,然后又指向水池的方向。

  阿陌了然:“小奴这就让人将翻车与水碓搬过去!”

  王徽之听到外面的动静,将笔放下,让阿良背着他出去。

  阿良苦口婆心的劝道:“五郎,这么多帛书,早日默写完,也能早日得自由。你就别出去凑热闹了……”

  王徽之轻哼道:“我就出去看几眼,又不耽误多少工夫!”

  阿良无奈的把王徽之背起来,背着王徽之出门。

  王献之正在水池边琢磨翻车,水池里的水被抽到了地上,地面的泥土有些泥泞。

  葛洪在一旁替王献之解说这翻车的构造,王献之默默记下。

  研究到水碓的时候,因为池水并非活水,带动不起木齿轮转动。王献之便用手推动木齿轮,在脑海里想象水碓工作时的模样。

  阿良背着王徽之走过来,王徽之开口问道:“七郎,你在做甚?”

  王献之头也不抬,小脸专注的盯着木齿轮,脸上的神情十分认真。

  见王献之不答,王徽之哼了哼,让阿良靠近,出声说道:“听说你拿了阿凰的小水碓,对水碓甚是感兴趣。于是大郎便带着你去了田园?”

  王献之忽然起身,转身往卧居走去。

  见状,阿陌跟鸿雁立马跟上王献之。葛洪淡淡的瞥了眼王徽之,也跟着离开了。

  王徽之张了张口,重重一哼,让阿良跟过去。

  葛洪以为王献之会回屋,没想到王献之却去了王徽之的卧居里!

  葛洪疑惑,捋着白须跟进去。

  等阿良背着王徽之跟过来时,便看到王献之等人进了王徽之的屋子里。

  王徽之心里同样疑惑。进屋后,他看到王献之坐在案前,小手抓着毛笔正在竹纸上勾画线条!

  王徽之奇了,让阿良把他放下,他凑过去问道:“七郎,你在作画?”

  王献之才三周岁,还没有开始启蒙。按照王羲之的打算,是想等王献之满四周岁后,才开始给他启蒙。在尚未启蒙的情况下,王献之竟然会主动拿毛笔作画!真是奇也!

  葛洪捋着白须,开口言道:“王五郎莫打扰七郎,且让他静心作画。”

  王徽之轻轻地哼了一声,趴在一旁看王献之作画。

  王献之画了半天,葛洪一直盯着,实在是看不出王献之在画什么,白眉微蹙,葛洪忍不住开口问道:“七郎在画何物?”

  王徽之懒洋洋的出声言道:“道长莫打扰七郎,且让他静心作画。”

  葛洪一噎,无语的瞪了眼王徽之。

  作者有话要说:  王玄之:阿耶,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快动手揍五郎吧!

  王徽之:身为长兄,没有照顾好幼弟,该责罚的人是你!阿耶,快揍大郎!

  王玄之(气哭):啊!我要打死这个弟弟!

  ps:关于竹纸,东晋时期就有竹纸了。有文献记载“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竹纸”。‘二王’指的就是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两在书法史上被尊称为‘二王’。东晋时期,王献之的名气超过了王羲之。而后,唐太宗推崇王羲之而贬王献之,故而王献之后来的名气不如王羲之。

  第36章 分忧

  王献之画了许久, 总算把图纸画出来了。

  见王献之停笔,葛洪立马问道:“七郎画的是何物?”

  王献之没有回答, 他拿起图纸,起身往外走。

  见状,葛洪追出去。

  王徽之冲王献之叫道:“七郎!”

  王献之头也不回走到了外面。

  王徽之扭头看向阿良。

  阿良苦着脸将王徽之背起来。

  王献之带着阿陌回到屋里, 把葛洪关在了门外。

  阿良背着王徽之出来时, 便看到葛洪站在门口,王献之的屋门紧闭。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