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打秋风[穿书]第74节(1 / 2)





  要知道,以前他们没少说他们的坏话,就连做的那些事也很不地道。

  “都说这些见外的话干嘛,以前那些事都过去了,以前的我确实懒,你们说的都是实话,不过现在我改了,我现在变得勤快了。再说了,咱都是一个村子的,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众人听到江有贵这样说,心里猛松了一口气,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一个个就像是在给自己家干活一样。

  组长媳妇王翠娥见状,连忙撞了撞身旁的丈夫林木,林木瞅了一眼扬场的江有贵,脸上有些涨红,嘴巴张了张,还是说了出来。

  “有贵,以前我也做了许多糊涂事……”

  江有贵没等林木把话说完,就连忙扬了扬手,不让他再把话说下去。

  “林木哥,我知道你要说啥,我这心里其实早就不怪你了,想想小时候,我饿得难受,还是你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了我半块玉米饼子,我这心里一直都没忘。”

  江有贵没揪着当初那件事不放,毕竟都已经过去了,后面,这林木对他家也差不多,当初那宋齐军偷图纸的事,多亏了他去乡里揭发。

  林木见有贵不怪他,心里可不是滋味,之前那事确实是他做的不地道,当年他给有贵半块玉米饼子,他都忘了这件事,人家有贵却一直记得,当初要不是他娘一直说人家有贵家的坏话,他也不至于做出那样的事。

  这都怪他那个姨张大花在他娘耳边教唆的,以后,他要劝他娘不要再和那张大花来往了,经过这些天,那张大花没少弄出幺蛾子来,有这样一门亲,她不嫌丢人,他还嫌丢人哪,以后就当没有这门亲。

  还有那个江老根家的江玉,当初要不是她找上门来,出了个这样一个馊点子,他也不至于做出这样糊涂的事。

  人家有贵一家都不赖,以后他要是再做这样的糊涂事,他就是狗娘养的。

  “说开了就好,说开了就好。”

  老崔叔见大家都把话说开了,尤其是林木这个队长,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

  一旁打麦子的沈秋风见到这邻里和谐的一幕,也不由得有些敬佩有贵叔的为人够敞亮。

  ……

  “吃饭了,吃饭了……”

  江珠家的院子小,摆不下那么多桌子,只好把桌子都摆在了大门口那片空地上,桌子是从各家借来的。

  张云她们端着一盆盆白面馍馍,小鸡炖蘑菇,粉条炖白菜,凉拌萝卜条,腊肉炒蒜苗……还要一碗碗皮薄馅多的猪肉饺子。

  妇女们一个个脸上都扬着笑意。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引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小孩子们一个个都流着哈喇子,就连那些在麦场的大人也都忍不住咽口水。

  “大家快洗手吃饭。”

  江有贵连忙招呼着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去吃饭。

  “三爷爷,你坐这,我妈知道你牙口不好,特意把这碗鸡肉炖的烂烂的。”

  江珠扶着江三爷来到大树下的那张桌子旁坐下。

  江三爷感动的不知说啥好了,有贵这一家子真是比他那亲侄子对他还好哪,他拍了拍江珠的手,眼圈微红。

  “我这个老头子尽给你们添麻烦了。”

  “他三叔,不麻烦,顺手的事,你快尝尝那鸡肉炖的咋样。”

  张云一边招呼着众人坐下,一边说道。

  “好好好。”

  江三爷颤颤巍巍地夹了一块色泽油亮的鸡肉放进嘴里,眼睛都眯了起来。

  “香……香,我老头子都多少年没吃过这样好的东西了。”

  “好吃,您就多吃点。”

  “大家伙,今天放开膀子吃,招待不周,就多多包涵,今个菜管不够,但这白面馍馍管够。”

  众人都纷纷应好,老崔叔他们就连脸上的褶子都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喜悦。

  “有贵媳妇,我们大家伙是来帮你们组打麦子的,你看你们这又是白面馍馍,又是小鸡炖蘑菇,还有肉蛋蛋饺子,这些好菜,我二狗子自打生下来就没吃过这样好的吃食,要说你家招待不好,那就没谁家招待的好了,大家伙说我说的对不对啊……”

  李二狗左手抓着比拳头还要大的白面馍馍,右手拿着筷子,兴奋地看着众人。

  “对啊……”

  众人极为给面地应和着。

  “那就好,你们一定要吃好……”

  在众人的欢呼中,张翠芬悄悄地把张云拉到一旁,“珠她妈,那些人可能吃了,还不待把你家的锅给吃塌,这事你一定要听我的,咱剩下的再蒸馍,往里放点棒子面吧,吃起来也美的很哪,大家伙也不会说啥的。”

  张云做梦也没想到,一向爱占便宜的张翠芬竟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可见是拿她没当外人,她心里也念着她的好,心里不由自主地对这个死对头更加热乎了。

  她想了想,看向一旁的闺女珠珠,“闺女,你咋想的?”

  “妈,婶,我看还是别放棒子面了,大家伙好不容易才吃上白面馍馍,今年不比往年,今年收成好,我们组产的麦子也多,我看还是就蒸白面的吧,大家伙都想了好长时间了。”

  江珠看着众人不管小的,老的,都吃的一脸开心,满足,她心里也挺高兴的。

  听了珠珠的话,张翠芬更加感动了,这珠珠就是心眼子好,不行,等她们那组分粮了,她要从她家给背过来点粮食,不能总让珠珠他们家吃亏。

  众人吃着饭,张云她们不断地往席上送蒸好的馒头,那些和张云一起在灶房忙活的婶子,大娘们,见席上自家孩子,丈夫吃的满嘴流油,比自己吃了还要高兴哪。

  张云专门留下一桌子菜,等忙活完了,再和这些婶子大娘一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