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隔行如隔山。虽然都在网文圈里,但是上游的资方和下游的作者,真不是一个行当。

  会议在五点半结束。中间除却大家因为观点不同小吵了一架之外,基本还算愉快。

  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陆诚告诉谢青:“后续的合作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我们尽量做到尊重作者。”

  谢青薄唇微抿,陆诚看出是思考的模样,在会议室的门内停住脚。

  她抬起头:“如果这篇文成绩不错……”顿了顿声,“我想尽快打官司,弄清楚《赤玉录》到底怎么回事,行么?”

  按照她和诚书文化的合同,这篇文保底收入五十万。也就是说,她一定会有五十万的稿费进账。

  就算税高,这笔钱打官司也足够了。从热度的角度说,一篇成绩不错的文,必然也能带来不错的热度吧。

  她心驰神往,她迫不及待,她不停想象对簿公堂的场景。

  她要压得她喘不过气的阴霾,烟消云散。

  但陆诚直截了当:“不行。”

  谢青一下蹙起眉头,一瞬里,眼中可谓敌意迸发。

  又像只突然炸起浑身尖刺的小刺猬了。

  陆诚笑了下:“别生气。”

  她仍旧那样盯着他,好像他是个用糖衣炮弹骗她签约的混蛋。

  他往回踱了几步,倚坐在会议桌边,用一种欣赏艺术品般的目光欣赏着这位灵气四溢的作家,口吻悠然带笑:“我们用数据说话。”

  “我查了过去两年里,‘玉篱’和‘青珠录’两个词的热度走势。抄袭门爆出的时间节点,恰好是你热度最高的时候。”他说。

  谢青想了想,是的。

  那时不仅《青珠录》大结局开售,绮文出版大力推出了全集典藏版,更是“她”的新作《赤玉录》开坑,引来新一波热度的时候。

  “那个热度高点,在过去十年里都没有几位作家做到。换句话说,当时的你咳嗽一声,整个圈子都会知道。”

  谢青没吭声。

  很不幸,当时能在社交媒体上对公众“咳嗽”的账号,并不是她的。

  那会儿她压根不用微博。

  “现在,想在这一战中彻底获胜,你需要比当时更高的热度。”

  谢青愕然抬头:“什么……”她觉得匪夷所思,重复他刚才的话,“过去十年里都没有几位作家做到。”

  “是的。”陆诚缓缓点头,“但你已经做过其中一位了。”

  这座对别人而言高不可攀的巅峰,对她来说,只要超越自己就可以了。

  诚然,超越自己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对于处女作即爆红的作家而言,后续作品走下坡路的概率不小,古今中外都是这样。

  这也正体现了他们这些经纪公司的存在意义。

  “你走到和先前差不多的高度,我就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把你推到更高的位置。”下颌微抬,他冷下去的面孔变得认真,“在那样的位置上,你胜诉,各大新闻媒体、八卦博主,各个社交平台,才都会投以足够的关注。我可以让舆论从法院受理持续到开庭出结果,如果对方败诉之后要上诉,我还可以保证他们会先经历一波骂声的洗礼。”

  “当然,你如果不想等,我也没有办法。”他话锋陡转,悠哉舒气,插着口袋站直身子,“就看你想速战速决打一场官司,还是在法律和舆论上大获全胜了。”

  谢青抬眼,看到他似笑非笑的样子,胸有成竹,又阴险狡诈。

  这神情令她一瞬的懊恼,又确实被他说服了。

  真正把她压死的舆论,她真正要挽回的当然也是舆论阵地。

  可他这副样子,真的令人恼火。

  谢青牙关轻轻一磨:“听你的。”说完转身就走。

  背后响起轻笑,像温和的秋风从贴着地面抚过,把她心里压着的厚实枯草掀起一刹、扬散几片。

  然后听到他叫她:“谢青。”

  她转回头,奇妙的角度让他刚好被身后落地窗照进来白色阳光括住,气质清朗。

  他朝她笑笑:“都会好的。”

  有温暖的、令人安心的力量。

  作者有话要说:  欢迎各位从收藏夹跳坑的新盆友,本章多送点红包吧,随机200条评论送~~

  btw,本文的更新时间通常都是晚上八点,如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案说明

  关于加更:我先争取每一章都肥肥的……

  ==========================

  注释:

  【这盛世,终究如玉江所愿】真的有个博主在分析影视翻拍的时候说了这句话,当然原文不是玉江是晋江。而且这还不是晋江买的软文,作为一个老作者,我负责任地说……晋江在宣传方面特抠门!不可能花钱买这种软文的!

  2【研究当代文学的老师,现在也专门研究网络文学】人物原型是北大文学系的邵燕君教授。邵教授研究网络文学的时间好像蛮长的了,认为晋江引领女频潮流的话也是她在讲课的时候公开说的(港真,当时台下坐着一片各站作者,晋江的就我和怀愫,我俩默默地捂住了脸,有点与有荣焉,又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位教授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怎么说呢,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曾经不被主流看好的新兴领域,现在有主流学者愿意来以学术角度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十八线作者我觉得还蛮感动的,所以在这里向她致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