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第64节(1 / 2)





  “等她从娘家回来,就开始。”老夫人道,“你进门的时候,也学了不少时间。”

  “是。”成国公夫人应声,“儿媳先放些事情让她做。”

  “对,不让她做一做,又如何知道她会不会做,会不会做错。”老夫人认为成国公夫人的想法不错,“我们府里的东西多,世子继承爵位,以后是继承大半的家产。当家主母就该大气一点,别随随便便就被人影响。”

  “是。”成国公夫人哪里敢说老夫人说错了,她就听着。

  等莫氏回到婆家,成国公夫人就找了她,说要找一个宫里的嬷嬷教导她的事情。

  “都听母亲的。”莫氏连忙道。

  “我当年嫁过来时,也是如此。”成国公夫人解释,免得莫氏心里有气,“以后,这个家都归你管,你是当家主母,管的东西多,人和物,你都得注意。外出参加宴会,你都得去。那些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你都得学学。”

  一个当家主母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当家主母又不是成天只管着她们的夫君纳妾不纳妾的,要管的事情非常多。

  “儿媳是该多学学。”莫氏早就知道了,她嫁进成国公府之后,就发现成国公夫人和老夫人都做得很好,甚至庶子媳妇都是比较有规矩的。

  从气质,从行事方式,莫氏都回到自己不如一些贵女。她是成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当然就得多学习,免得以后出去让人笑话,也免得把家里管得乱七八糟。

  自打莫氏把那个丫鬟送回娘家之后,身边的丫鬟就不敢再在莫氏的面前多说挑拨离间的话。

  待莫氏在丫鬟的搀扶下回院子时,大丫鬟还道,“国公夫人还是极为重视夫人的。”

  “我的身份本就不高,他们原本可以选择身份更高的女子,也能选好他们所想要的女子。”莫氏道,“庄子的人,让他们把药草种好,不必送过来。”

  莫氏是去研究过医书,不过她的医术没有那么强。她本身也不是多热爱医术,是喜欢何锡辰才去研究。

  如今,何锡辰的双腿好了,莫氏也嫁过来。莫氏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每天都在院子里晒药草,免得让人认为她那么做是为了提醒成国公府的人,她曾经很努力地研究医书。

  她曾经那么努力地研究医书,那又如何,她根本就没有研究出来什么,没有帮上何锡辰。

  既然她没有帮上何锡辰,那么她再那么做,就显得刻意,也让其他人觉得她不好。

  “以后,看看账本,要是有需要,再让他们送过来。”莫氏在娘家的时候,就有让庄子的人把药草送到她的院子,现在没有必要。

  “早就吩咐他们。”大丫鬟道,“姑娘真不研究那些药草了?”

  “我在这一方面本来就没有什么天赋。”莫氏道,“师父也说过,就我这样的,治治小病还可以。那些大病,复杂的,我就不行了。”

  只是莫氏当年不甘心,就是要多学习,多认识草药,还让庄子的人种草药。她嫁到成国公府,莫家就把那个种了药草的庄子给莫氏当陪嫁。

  “哪里能想着这也行,那也行的。”莫氏道,“如今的日子不好过吗?”

  莫氏认为该放弃的时候该放弃,不能一直想着怎么学习医术。这天底下又不少她这么一个大夫,她在医术方面天赋不高,又嫁人了,那么她就去做别的事情。

  明明知道没天赋,还非得去做,而不顾家里,那可不行。

  莫氏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若是她没有出嫁,若不是她以后要做当家主母,那么她确实可以不管那么多,可以继续学。可她不是,她是世子夫人,以后要成国公夫人,那么她就不能任性地去做那些事情。

  梅家,梅二少夫人写了信去西北之后,就等着她的亲弟弟给她想想办法,想着她的亲弟弟会不会去找景宁侯。

  “二少爷呢,是不是又去那个贱人那边了?”梅二少夫人非常生气。

  丫鬟不敢说话,就怕梅二夫人更加生气。

  梅二少夫人见丫鬟的反应,就知道她的夫君又去那个妾室那边。

  梅家人最近都没有说那个女子是平妻,也不敢再人叫那个女子叫小二少夫人。但是梅二少夫人知道那些人还是看重那个女子,那个女子还十分懂得讨好梅家人,各种撒钱。

  梅二少夫人没有那么多钱,也不可能一直拿出首饰哄梅夫人,也不可能去哄小姑子等人。而那个女子就能,又是送首饰又是送绸缎的,总之,那个女子隔一段时间就送,大方得很。

  那个女子当然不可能给梅二少夫人送那么多东西,却送给其他的妾室、妯娌。拿人的手短,那些人当然就不觉得那个女子有多不好,反而认为梅二少夫人没有规矩。

  “好啊,好啊,又这样。”梅二少夫人气得摔杯子。

  梅二少夫人先前不是没有带着人冲过去,根本就没有用。这些人顶多就是表面哄一哄她,那个女子还会做出委屈的模样。

  “就是欺负我父亲没有在京城是吧。”梅二少夫人咬牙切齿,梅家人真当她一点法子都没有了吗?

  梅翰林本来想外调去当官,他原本以为事情能顺顺利利地办下来。结果他得知吏部没有他的调令,没有让他出京当官。

  这让梅翰林很不解,难道是自己没有打点好吗?

  “跟你说实话吧,你家里弄什么平妻,那都是商人玩的东西。”有人这么跟梅翰林说,“要是给你调令,人家回头在皇上面前弹劾你,你这调令也要没了。”

  “没平妻了。”梅翰林解释,在柳父恢复爵位后,他就交代妻子,不让那些人再说什么小二少夫人,不要多说平妻的话。

  “先头有吧。”那人道,“景宁侯虽没有在京城,但是人迟早要回京。”

  总有人为了不得罪景宁侯,甚至为了讨好景宁侯,而对梅翰林下手。

  梅翰林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本以为自己能出京为官。

  在原著里,梅翰林同样没有出京为官,多少人都等着调令,人家抓着梅翰林家的把柄,当然就能使法子让梅翰林无法出京。

  这一次,有人干脆就用景宁侯府的名头,这也省得梅翰林去想是其他人坑害了他。

  梅翰林回到家里之后,他不可能说自己的错,只能说妻子糊涂。

  “老爷。”梅夫人没有想到一个平妻竟然害得梅翰林不能外出当官,“这可怎么办?要不……要不先把人送去庄子?”

  “送什么庄子,就让她待在家里,别出去了。”梅翰林想就算现在把二儿子的平妻送走,那也没有什么用。要是把人送走,那么他们还怎么从那女子手里拿到银钱。

  梅翰林没有管家,却也知道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这些年主要就是靠这些儿媳妇的嫁妆。梅翰林的俸禄没有那么多,平时要是去应酬,难免要一些钱,他还得打点关系。

  “都听老爷的。”梅夫人也不想把这个平妻送走,她拿了那么多东西,就知道二儿子的这个平妻手里有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