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546节(1 / 2)





  第470章

  都是没发生的事文哥儿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左右他哥才三十出头,以后有的是机会发光发热,他只需要静观其变就好。

  说不准他以后还能出一本《王阳明成圣过程观察日记》,于细微处阐述他哥是如何成为圣人的!

  有了这么个想法文哥儿接下来瞅见他哥时就开启了暗中观察模式。

  眼前的王守仁横看竖看都是他不靠谱亲哥的模样!

  要怎么才能成圣哟!

  圣人变!变!变!

  察觉到亲弟怪异目光的王守仁:“…………”

  不太明白这小子又在琢磨什么。

  王守仁见文哥儿也没干啥坏事,便也没逮住他盘问。

  文哥儿观察了几天没观察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放弃了见证成圣过程的想法。想来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必须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转变,量变阶段你观察再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是等到质变阶段再来蹭他哥的圣人气好了!

  转眼间太子的千秋节又到了文哥儿一贯是不送什么厚礼的,纯属进宫蹭吃蹭喝朱厚照也知道他花钱没把门,兜里根本没余钱,也没在太在意。

  等到中午赐宴百官之后,朱厚照便兴冲冲喊上文哥儿出宫说是要带文哥儿去实地考察学校选址。

  因着要方便李燿他们过去授学朱祐樘给东宫划拉的校址离西山不远。那么大一片地全都可以拿来建设新学校!

  朱厚照一脸骄傲地说道:“父皇说这当是给我的生辰礼了!”

  文哥儿没想到朱厚照这么快便把地给讨来了只能感慨朱祐樘对太子真是有够纵容的这边建校规划都还没出,你居然就把校址敲定了?有个好说话的皇帝一时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发愁。

  对于出钱出人还出地的小老板文哥儿非常上道的出让了命名权:“殿下准备让我们的新校叫什么?”

  朱厚照得意洋洋:“孤早就想好了就叫‘天下第一学’!”

  文哥儿:?????

  朱厚照还跟文哥儿说起自己起名时多有犹豫本来是想起“大明第一学”的,后来又觉得大明之外还有许多国家,他们只在大明称第一不免弱了气势,所以还是决定叫天下第一学好!

  文哥儿对此有如下六点意见:“……”

  经过师徒俩深入讨论,最后双方各让了一步:朱厚照决定将新校定名为京师大学,众所周知,《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看就知道咱教的是什么对吧!

  至于为什么要在前面缀上“京师”两个字,当然是为了后来的南京大学、西安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大学等等同类学府做准备。他们大学里教的都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当然要开遍大明两京十三路!

  文哥儿道:“到时候新校落成,我们东宫肯定要过去把把关。殿下不好随便出去,我可以代殿下去巡视,争取让两京十三省的学子都有机会读大学!”

  朱厚照:?????

  王守文啊王守文,你的算盘打得远在宫中勤勤恳恳处理政务的父皇都听到了!

  不过把新学开遍两京十三路这个设想还是让朱厚照心潮澎湃。

  他就喜欢这样的大计划!

  朱厚照哼道:“若是能把京师大学开起来,以后当然是孤亲自去巡视其他地方的新大学!”

  文哥儿倒也没有非要与他争这个,只表示朱厚照该回去练字了,等到京师大学落成之日,咱在学校门口立个碑,写上“天下第一学”五个大字。

  这天下第一学当然是由朱厚照来写。

  京师大学的匾额就尽量争取让咱陛下来写吧!

  所以,殿下,你也不想被你父皇比得惨不忍睹的对吧?

  朱厚照睁大了眼。

  他去江南玩了半年,听起课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字什么的更是被他抛诸脑后。

  现在!文哥儿说要把他的字刻到碑上让所有学生进进出出都看见,还要跟他父皇写的匾额做对比!

  京师大学都还没影呢,朱厚照仿佛已经听到了学生们私底下指指点点的对话。

  不行,他堂堂大明太子,怎么可以被人嘲笑字丑!

  朱厚照二话不说回宫提笔猛猛练字去了。

  文哥儿倒是没急着回去,他去玉泉观寻自己的关学首席大弟子李燿聊起建校之事,顺道探望一下许久没见的张老道。

  玉泉观是张老道的地盘,张老道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操作起仪器来已经没以前利索。

  目前都是观中弟子和李燿他们干活,张老道负责指点他们往什么方向改进。

  两边的人其实经常暗中较劲,不过张老道一次没管,一来是他本来就不爱管俗务,二来是他们较起劲来并不是相互使绊子,反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

  小年轻们在比拼谁能拿出更好的成果,他为什么要去阻止?

  得知东宫要建京师大学,张老道和文哥儿讨论了很久,最终决定全力支持京师大学的建校工作,通过这所新学校展示一下外人还不知晓的研究成果。

  李燿却是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