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96节(2 / 2)


  现在文哥儿还轻轻松松把隔壁礼部尚书拉来了,堂而皇之领着一群翰林学士到外面遛弯去。

  换成谁碰上这种事都会震惊的!

  文哥儿没忘记王文素这位新朋友,他拉着王文素给丘濬介绍,说这是他笔谈已久的好朋友,数学学得特别好,做起题来比他还快!

  这最后一点,他提起来时还很不甘心来着。

  丘濬勉励了王文素几句,也没忘记自己过来要办的正事,当真边遛弯边跟进《宪宗实录》的编纂情况。

  文哥儿乖得很,和王文素一起缀在丘濬身边听他们轮流汇报自己的进度。

  一行人半路捎上了谢迁,一同去金生选好的位置喝下午茶去。

  等大伙围坐在一起吃起茶点来,文哥儿便又把自己钱只够请这么一次的事说了一遍,唉声叹气地表示自己的小钱袋已经瘪瘪的,明天就没得吃啦。

  李东阳等人登时齐齐看向王华,觉得这个当爹的可真不要脸,吃顿点心居然还要自家儿子掏钱!

  王华:?????

  这不是不想让他天天搞这一套吗?怎么就成他真让儿子出钱了?

  这小子怎么就这么能说?!

  文哥儿一点都不关心他爹的心情,一边给大伙介绍他娘给他准备的香香点心一边自己吃得老欢。

  看得王文素都替他捏一把汗,生怕他回去会被他爹给痛揍一顿。

  众人说说笑笑地吃饱喝足,便又回去接着干活了。丘濬倒是被文哥儿拉住了,要他给讲讲题。

  还说什么“区区天元术,一定难不倒您”!

  老丘:“……”

  那必须不能被难倒。

  第83章

  丘濬会不会?丘濬还真会。

  他是少数和杨廷和一样爱读“杂书”的人甚至比杨廷和读得更杂。

  毕竟丘濬少年时都是跑去蹭书看的,别人有什么书他就蹭什么书,从来都没得挑的。

  等入朝为官以后,他不是在翰林院就是在国子监上班在看书下班也在看书可不就快把翰林院藏书、国子监藏书扫荡光了吗?

  天元术这种偏门“杂学”问题丘濬也曾研究一二。

  至少文哥儿翻找出来那本《四元玉鉴》他是看过的。

  要不怎么说他是明朝活动的百科全书!

  王文素在文哥儿示意下把抄好的难题集拿出来,很快收获了丘濬的倾情讲解。

  他没想到不仅有懂算术的翰林学士还有懂算术的礼部尚书越听便越对京师心生向往。

  朝廷并没有禁止商贾之子,甚至还允许他们花钱买国子监的纳贡生名额,但凡家里有点余力的都会让子孙后代习举业。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王文素把大半心思都投入到算术的研究之中,便没心思读什么圣贤之书。

  应该说自从迷上了算术他就再也不想分半点时间到早就被读书人翻烂了的四书五经上。

  只想好好钻研各种各样的算术问题。

  他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轻视算术。

  他家中的算书都是他一本本辛苦搜罗回来的。若不是被他带了回家,它们可能会在无人问津的角落被蠹虫啃坏,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就因为科举不考算术吗?

  以前王文素没遇到过真正精通算学的人,便觉自己待在家里埋头钻研也不错如今来了京师才发现世间还有这样多的厉害人物。

  傍晚王文素与文哥儿分别回到客栈时仍有些魂不守舍心里想的全是杨廷和与丘濬给他们讲解的那些内容。

  自从知晓了天元术的存在他便每日魂牵梦萦。如今他与文哥儿这位小友一起学了一整天那种豁然明悟的畅快自不必说,更多的却是不满足。

  他不满足只学到这么一点想要踏入更广阔的天地尽情感受数理之中无穷无尽的妙处。

  要是能留在京师就好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王文素就辗转反侧没法入睡。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王文素就等在了他爹房门口。等他爹王林一起来,他便扑通一声跪在王林面前,对王林说道:“爹,孩儿想留在京师。”

  王林人长得有些富态,一瞧就知道是个商贾。他刚打开房门就被儿子这么一跪,很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林不止一个儿子,可最喜欢的还是王文素,因为王文素从小就聪明,很能给他长脸。

  儿子喜欢算术,不想考科举,他也没拦着,经商的嘛,学点算术没坏处。要不是最近看儿子对那什么天元术着了魔,他也不会强拉着儿子来京城,带他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没想到这眼界是开了,见识也长了,儿子竟是想留在京城不走了!

  王林见房门外人来人往的,根本不是说话的地方,绷着脸把儿子拉了起来领进房才问道:“怎么回事?昨儿自己跑出去一整天就算了,怎么还不想跟我回去了?”

  王文素便把自己昨日的际遇给王林讲了。

  王林没想到王文素随便交个朋友,竟交上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