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9节(1 / 2)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宝贝,高兴得不得了。

  谢豆二话不说就把刚才挨打的委屈抛诸脑后,拉着文哥儿一起拼拼图。

  文哥儿前两天在家里拆得爽,这会儿被谢豆拉着拼了一会才发现三百片拼图着实不怎么好拼主要是他们还太小拼图又太大找起来太难了。

  他瞅见谢豆拿着一片拼图在那冥思苦想半天也开始心安理得地捏着片拼图开始划水。

  还是谢豆的大哥谢正找了过来,才知道两个小娃娃玩得忘乎所以。

  主要是谢豆忘乎所以文哥儿划水划到一半索性光明正大躺到一边咸鱼瘫。

  瘫着瘫着就睡着了。

  没办法小孩子就是这样精力旺盛时怎么哄都不睡,瞌睡虫来了怎么喊都喊不醒。

  谢豆见文哥儿呼呼大睡,也不吵着他,自己对着拼图继续冥思苦想。

  这一玩儿,就到了该吃寿面的点。

  谢正今日正好放假归家,他见弟弟不见人影,径自寻了过来。

  谢豆正对着手头那片拼图举棋不定,小脑袋一会转向参考图,一会转向木框内只拼了一点点的拼图,不知该把手头那一小片拼图放到哪比较适合。

  瞧见兄长谢正过来了,谢豆立刻向他求援。

  谢正也没见过这玩意,他坐到谢豆旁边听完解释,接过那张参考图研究起来。兄弟俩齐心协力地这么一琢磨,谢正都把自己的来意给忘了。

  谢迁这个当爹的寻过来时,兄弟俩一大一小两颗脑袋已经挨到一起,正认认真真研究眼前那堆新鲜玩意。

  始作俑者文哥儿依然四仰八叉地躺在长榻上睡得极为香甜。

  谢迁迈步走进自家两个儿子,淡淡地开口问道:“你们在玩什么?”

  谢豆手一抖,手里拿着的那片拼图都被吓摔了。

  谢正:“…………”

  啊对,他是来找弟弟去吃寿面的,怎么跟弟弟玩了这么久?

  谢正忙起身和谢迁说起弟弟新得的礼物。

  这东西可真好玩,他一不小心就忘了时间,听谢豆说是文哥儿特意做来送他的。

  谢迁拿起那张参考图看了眼,又瞧了瞧兄弟俩的奋斗成果,觉得这玩法确实新鲜,便也没太责备他们玩过头。他笑道:“叫醒文哥儿,去吃寿面了。”

  谢豆这才从早上挨手板的阴影里走出来,跑到塌边摇醒文哥儿。

  文哥儿睁眼瞅见谢豆,本来想继续闭上眼再睡会,眼角余光却瞧见了噙着微笑的谢迁。

  文哥儿一激灵,彻底清醒了,一骨碌爬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小小件的衣裳,跟着谢家父子三去吃寿面。

  明朝面食已经非常丰富,且面条都是府上厨子纯手工制作,不像后世一些成品面条那样软趴趴没嚼劲。

  文哥儿特别爱吃面,他本来就是不挑食的好孩子,遇到喜欢的口味更是啊呜啊呜吃得老香。

  邹氏在旁边就着他又多吃了不少,饭后更是被文哥儿和谢豆一左一右地拉着去园子里转悠了两圈散步消食,瞧着其乐融融。

  谢豆和文哥儿一起玩久了,话也多了,兴致勃勃地与邹氏说起了自己新得的拼图。

  小孩子说话颠三倒四的,表述得不清不楚,邹氏也没明白那是什么玩法。

  谢豆便让人把拼图搬去邹氏那里,拉着文哥儿一起玩给邹氏看。

  邹氏坐在旁边瞧着两个小孩儿嘀嘀咕咕地商量着该怎么拼,也觉出点兴味来。

  她没有插嘴,只含笑跟着两个小孩一起思索怎么拼,等看到两小子和自己选的位置一模一样,心里便觉得自己还不算太老,脑子还能稍微用上一用。

  谢正心里也惦念着拼图,做完功课后思来想去,还是厚着脸皮寻到邹氏那边。

  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年郎,打心里喜欢新鲜事物。哪怕生为长子注定要稳重一些,还是抵不过旺盛的好奇心!

  文哥儿一般来说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的,谢正加入以后又开始疯狂划水。他在谢家玩了大半日,才辞别邹氏溜溜达达地回家去。

  文哥儿回去后依然是每日吃吃喝喝读读书,他为了“回报”谢豆豆弄出来的拼图却热热闹闹地火遍了庡?京师。

  原来那工匠得了王华的图稿,便挑了一批自己觉得行的画去给王华掌眼。等王华挑拣出适合的画作后便花钱刻了版画,暗搓搓做出一批拼图等着售卖。

  谢豆手头那份是独一份的生辰礼,王华叮嘱工匠不要再卖给别人,剩下那些画则被做成了大中小三种拼图,赶着旬休结束的当口跑到几个塾馆和国子监外售卖。

  这玩意也就切分时费点功夫,硬板纸、木头这些材料都算不得多贵重。

  只要能在生员圈子里打开了销路,后续卖起来也就不愁了。

  要知道学生可是最爱追热潮的,瞧见别人有的自己也惦记着。

  巧的是,谢正读书的塾馆外也铺了货。

  谢正陪着弟弟玩了一天的拼图,还有些意犹未尽。

  第二天回去塾馆读书,便瞧见塾馆旁边有人在卖拼图。

  谢正两眼一亮,过去一瞧,发现最多的也不过两百片,而且价格比较贵。他摸了摸自己不算太鼓的钱袋子,最后折中地挑了幅只有五十片的《梅谱》拼图。

  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梅兰竹菊四君子居然分成四种拼图,分别是《梅谱》《兰谱》《竹谱》《菊谱》,且画得都很不错!